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关于印发《2014年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 时间:2021-03-05 19:01:15 来源:  作者:  点击:

  各市、县(区)统计局、旅游局:

  2014年,全区旅游行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实现了全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2014年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统计局、旅游局和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统计信息发布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外公布和使用旅游经济统计数据时,以此次公报数据为准。

  附:2014年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

  2015年1月23日

  

  

  

  

  

  

  

  

  附件:

  2014年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1月23日)

  2014年,我区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逐步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中心思想,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精品线路,丰富旅游产品,加大形象宣传,进一步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城乡建设相融合,全区旅游经济呈现出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旅游接待总体情况

  2014年,全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发展平稳有序,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1]。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总人数达1674.99万人次,同比增长9.0% ;实现旅游总收入142.70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671.62万人次,同比增长9.0%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1.56亿元,同比增长14.5%。

  (一)入境旅游

  2014年,全区星级旅游饭店(宾馆)接待过夜入境旅游者达33657人次,同比增长32.7%。其中,接待外国人15091人次,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区旅游饭店(宾馆)接待过夜入境旅游者为100971人天,同比增长32.7%。其中,外国人为45273人天,占总人天数的44.8%,港澳台同胞为55698人天,同比增长79.9%。台湾、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成为宁夏入境游主要客源地。全区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848.23万美元(折合11357.37万元人民币)。来我区旅游的入境游客停留天数为3天,人均每天消费166.11美元。2014年,银川市接待入境旅游者25734人次,占全区接待入境旅游者总人数的76.5%。

  (二)出境旅游

  2014年,全区旅行社组织公民自费出境旅游50066人次。其中,出国游32868人次,占65.6%,港澳台游17198人次,占34.4%。出境人次列在前十位的地区和国家分别是韩国、台湾、泰国、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法国等。

  (三)国内旅游

  2014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1671.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0%。其中,接待过夜国内游客876.76万人次,占全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的52.4%;“一日游”游客794.86万人次,占47.6%。全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1.56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过夜国内游客在宁花费105.15亿元,占接待国内游客旅游收入的74.3%;“一日游”游客花费36.41亿元,占25.7%。

  (四)各市旅游接待人数与收入情况

  2014年,五市接待国内游客量排序依次为银川市669.46万人次、中卫市291.04万人次、石嘴山市245.54万人次、固原市237.63万人次、吴忠市227.95万人次。其中,银川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占全区的40.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2.02亿元,占全区国内旅游收入的57.9 %,位居五市之首(见表1)。

  2014年各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和收入情况

  表1

  指 标

  单位

  全区

  银川市

  石嘴山市

  吴忠市

  固原市

  中卫市

  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

  万人次

  1671.62

  669.46

  245.54

  227.95

  237.63

  291.04

  接待国内游客总收入

  亿元

  141.56

  82.02

  14.51

  13.80

  10.83

  20.40

  接待国内游客人均花费额

  元

  846.84

  1225.23

  590.80

  605.36

  455.55

  701.07

  接待海外旅游者

  人次

  33657

  25734

  642

  917

  1756

  4608

  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

  1848.23

  1400.15

  31.86

  46.80

  103.47

  265.95

  

  (五)旅游景区(点)接待情况

  2014年,全区现有旅游景区(点)近百家,接待游客1650.41万人次。年接待量2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点)有:沙坡头、镇北堡西部影城、沙湖、水洞沟、黄沙古渡、阅海公园、西夏陵、西夏城、科技馆、贺兰山岩画、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吴忠黄河生态园、黄河楼、六盘山森林公园、六盘山长征景区、须弥山石窟、固原博物馆、寺口子旅游区、金沙岛旅游区、通湖旅游区等21个。

  2014年,全区共有A级景区43家,其中:五A级旅游景区3家、四A级景区15家、三A级景区14家、二A级景区11家。

  (六)旅行社和旅游住宿设施情况

  2014年,全区有旅行社119家。其中,出境组团社21家,国内社98 家。

  全区共有旅游星级饭店105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34家,三星级酒店60家,二星级酒店10家。

  二、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情况

  (一)游客构成情况

  1、性别构成。全区接待的国内游客中男性游客出游比例大大高于女性。2014年,男性游客占全部国内游客的61.8%,女性游客占38.2%。

  2、年龄构成。25岁—44岁的青壮年游客是全区国内游客的主体,占53.8%;45—64岁游客占30.6%;15-24岁的游客占12.0%;65岁及以上和14岁以下游客共占3.6%。

  3、职业构成。全区国内游客中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占全区游客的22.4%,位居第一;文教科技人员占16.1% ,列居第二位;服务销售人员占14.3%,列居第三位;其他职业和学生分别占13.5%和10.5%,列第四和第五位;其后依次为工人占6.5%,公务员占6.3%,离退休人员占5.5%,农民占3.3%,军人占1.6%。

  4、旅游目的构成。全区国内游客中以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为出游目的者位居首位,占全部国内游客的57.4%;以其他为主要目的者占11.2%;以探亲访友为主要目的者占10.9%;以商务为主要目的者占9.8%;以会议为主要目的者占5.9%;以文化体育、科技交流和宗教为主要目的者共占4.8%。

  5、旅游组织方式构成。全区接待的国内游客中以“家庭式自驾游”和“自助式团队游”方式出游的占58.5%,以旅行社组织方式出游的占23.4%,以其他方式出游的占12.9%;以个人旅行方式出游的占5.2%。

  6、住宿地点构成。在宁夏过夜的国内游客中,入住商务宾馆、快捷酒店的占49.7%;入住饭店、宾馆的占38.2%;入住亲友家的游客占8.2%;入住其他住宿设施的游客占3.9%。

  7、客源分布。来自宁夏本地的游客占总人数的46.9%。来自西北地区(除宁夏)的游客占19.0%,其中:甘肃为8.3%,陕西为7.4%,青海为2.4%,新疆为0.9%;来自华北地区的游客占14.7%,其中:内蒙古为4.6%,山西为4.4%,河北为2.7%,北京为2.0%,天津为1.0%;来自东北地区的游客占2.0%;来自华东地区的游客占7.3%,其中:山东为2.0%,江苏为1.4%;来自华中地区的游客占5.0%,其中:河南为2.4%,湖北为1.4%,湖南为1.2%;来自华南地区的游客占1.9%;来自西南地区的游客占3.2%,其中:四川为1.5%。

  8、游客在宁逗留天数。全区接待国内游客的平均逗留天数为1.84天/次。其中,入住在旅游住宿设施的国内游客平均逗留天数为1.81天/次。

  (二)国内游客的花费构成情况

  国内游客在宁的旅游消费支出中住宿花费占21.1%,长途交通费占20.9%,购物费占14.6%,餐饮费占14.2%,景区(点)游览费占13.5%,娱乐费占6.2%,市内交通费占4.1%,其他费用占3.6%,邮电通讯费占1.8%。

  (三)游客对宁夏旅游综合印象评价

  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0名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在全部游客中,对旅游综合服务评价较好的达76.7%,旅游市场综合印象评价为3.86分,其中旅游服务质量为3.75分,均处于较好的状态(见表2)。

  2014年国内游客对宁夏旅游市场综合评价

  表2


  单位

  住宿

  餐饮

  长途交通

  市内交通

  游览

  娱乐

  购物

  服务

  总体

  印象

  最好(5分)所占比重

  %

  17.3

  17.8

  10.2

  10.1

  17.2

  5.2

  14.3

  11.8

  12.3

  好(4分) 所占比重

  %

  37.4

  44.6

  47.4

  44.3

  48.6

  31.5

  44.5

  42.5

  46.5

  一般(3分)所占比重

  %

  20.8

  25.1

  19.6

  22.1

  22.3

  27.4

  21.4

  20.8

  24.1

  差(2分) 所占比重

  %

  3.7

  3.3

  4.8

  6.4

  3.9

  5.8

  4.8

  5.3

  5.1

  最差(1分)所占比重

  %

  0.03

  0.02

  0.06

  0.19

  0.05

  0.16

  0.16

  0.22

  0.04

  综合得分

  分

  3.87

  3.92

  3.88

  3.73

  3.89

  3.22

  3.91

  3.75

  3.86

  回答人数

  人

  8524

  8748

  8245

  8817

  8125

  7152

  8251

  7964

  8698

  

  (四)游客感兴趣的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攀升为游客感兴趣的旅游资源首位,占44.6%,文物古迹位居第二,占39.0%,饮食烹调位居第三,占37.0%,对大漠黄河感兴趣的占36.0%,对文化艺术感兴趣的占35.0%,对山水风光感兴趣的占29.1%,对旅游购物感兴趣的占25.8%,对医疗保健感兴趣的占22.1%,对节庆活动、其他和商务感兴趣的分别占15.6%、11.3%和10.1%。

  (五)游客感兴趣的旅游商品

  枸杞依然是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商品。在我区购买枸杞的占42.8%,购买茶叶和食品的占35.3%,购买酒类香烟的占33.0%,购买纪念品和手工艺品的占30.8%,购买中药和保健品的占26.3%,购买瓷器、陶器的占20.8%。

  (六)游客了解宁夏旅游信息的渠道

  通过网络了解宁夏旅游的占61.0%,通过当地报纸了解的占43.0%,通过旅游宣传资料了解的占39.4%,通过亲戚朋友了解的占38.9%,通过杂志了解的占28.0%,通过电视了解的占27.0%,通过电台了解的占22.1%,通过电话了解的占16.8%。

  三、农家乐调查情况

  2014年,全区“农家乐”共接待游客330.77万人次,实现收入28841.01万元,人均花费87.19元。其中,银川市农家乐接待游客183.73万人次,实现收入16353.3万元,人均花费89.0元;石嘴山市农家乐接待游客23.73万人次,实现收入2104.76万元,人均花费88.70元;吴忠市农家乐接待游客61.25万人次,实现收入5577.07万元,人均花费91.05元;固原市农家乐接待游客16.72万人次,实现收入969.76万元,人均花费58.0元;中卫市农家乐接待游客45.34万人次,实现收入3836.12万元,人均花费84.61元。

  2014年,“农家乐”抽样调查总共完成1000份调查问卷。在农家乐抽样调查中,有58.3%的游客参加农家乐旅游时,希望欣赏到乡村的特色风光;有41.7%的游客希望参加能亲自动手并且在城市体会不到的带有乡土文化的活动项目。

  参加农家乐旅游时,有44.9%的游客选择去郊区的旅游景点,顺便去周围的农家乐;在选择农家乐经营户方面,74.2%的游客选择别人推荐和在媒体、网络上做过广告的农家乐;在选择农家乐餐饮方面,87.8%的游客选择卫生条件好、有特色菜并且诚信经营的农家乐。

  在农家乐旅游购物中,69.7%的游客不常购物,30.3%的游客经常购物。22.5%的游客认为当地的农产品品质比市区好,而且在市区很难买到;23.9%的游客表示去游玩不买点东西会遗憾;部分没有购物的游客对农产品质量信任程度呈下降趋势。

  

  

  


  [1]" 旅游接待总体情况"中各项指标均不含农家乐数据

  相关链接:201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及口径说明.pdf

  


原文链接:http://whhlyt.nx.gov.cn/content_t.jsp?id=38731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