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2021年“五一”劳动节假日期间,韶关市文广旅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假日工作部署,丰富假日文旅产品供给,加强假日值守和市场监测,努力确保全市文旅市场平安有序、欢乐祥和。现将今年“五一”劳动节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1年5月1-5日,韶关市共接待游客44.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2.24%;旅游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13.2%;其中过夜游客16.68万人次,同比增长65.07%。全市限上住宿企业(88家)共接待游客人数6.63万人,平均开房率62.39%。
全市35个A级景区(实际开放33个)共接待游客30.31万人次,景区收入达2805万元;其中:5A级1个,丹霞山:接待游客5.7万人次,旅游收入163.38万元;4A级开放10个,接待游客13.97万人次,旅游收入2019.81万元。3A级开放22个,接待游客7.81万人次,旅游收入292.62万元。
重点景区:
纳入韶关市11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22.48万人次,旅游收入2043.07万元,其中:丹霞山5.7万人次,旅游收入163.38万元;南华寺5.46万人次,旅游收入95.83万元;东华山风景区0.9万人次,旅游收入15.1万元;南雄市珠玑巷.梅关古道景区1.7万人次,旅游收入97.4万元;乳源县云门寺佛教文化生态保护区(含云门寺、云门山)7.24万人次,旅游收入1296万元;广东大峡谷0.53万人次,旅游收入133.9万元;丽宫国际旅游度假区0.54万人次,旅游收入132.76万元;天景山仙人桥0.28万人次,旅游收入69.71万元;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0.16万人次,旅游收入38.46万元。
古驿道景区:两个古驿道景区(梅关珠玑古道、西京古道)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旅游收入131.87万元。
阅丹公路接待游客约9250人次;华南研学基地接待游客6618人次,其中:坪石3978人次、大村2640人次。
二、主要特点
五一期间,韶关市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署,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推出旅游优惠措施,加大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文旅市场安全有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各大龙头景区仍为假期出游首选。五一假期,省内、周边自驾游游客纷至沓来,各大景区、乡村旅游景点游人如织。丹霞山、南华寺、云门山、珠玑古巷等龙头景区成为接待游客量最大景区。为满足假期就地出游需求,韶关市各大景区纷纷推出优惠活动,丹霞山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实行韶关市民待遇(即门票30元/人),其他A级景区也推出不同程度的门票优惠措施吸引游客。同时,韶关市充分发挥景区智慧旅游管理系统作用,加强交通道路安全巡查巡防、志愿服务等工作,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二)网红打卡景点刷爆朋友圈。五一假期,大部分时间晴朗多云,天气适宜出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城市近郊游、乡村游、短途自驾游成为假日旅游市场主力,乡村徒步骑行、采摘体验、家庭聚会等成为乡村游的主要内容,阅丹公路沿线、南雄灵潭村、翁源连溪村等乡村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游玩,成为乡村自驾游的“网红打卡地”。
(三)研学旅游成为新热点。“五一”期间,韶关市依托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开展了“‘学党史·庆五一’——千名师生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动,吸引了广大学子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坪石基地和大村基地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铭记烽火历史,传承薪火精神”作品征集活动,“庆五一·迎五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足球邀请赛,“非遗走进华南研学基地、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活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五四党史教育活动等轮番上场,为参与研学活动的学生们献上党史学习教育生动课堂和文旅体节日大餐。五一假期,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接待游客6618人次。
(四)红色旅游受到游客青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韶关市积极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掀起了红色旅游小高潮。梅关古道、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城口红色小镇、石塘双峰寨等红色景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出特色节日活动,吸引市民群众前来体验。南雄市、仁化县都推出红色旅游路线,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体验,重温红色足迹。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推出了手绘红军碗、担箩筐、挑簸箕、制作红军草鞋等体验活动,既让游客深刻了解红军长征艰辛历史,又体验了劳动的光荣,成为五一黄金周的一张旅游名片,共接待游客5409人次。
(五)古驿道旅游焕发新机。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是2016年我省启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以来古驿道建设的重要成果,吸引广大游客前来打卡。南雄珠玑古巷·梅关古道景区推出了“踏春寻宝游戏”,推出沉浸式旅游,让广大游客在古驿道旅游中寓教于乐。韶关西京古道景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两个古驿道景区(梅关珠玑古道、西京古道)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旅游收入131.87万元。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五一”期间,全市文广旅体系统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抓好疫情防控、市场秩序、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全力保障游客安全,为游客营造放心舒心的旅游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韶关市“五一”假日文化和旅游工作在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做到了早部署、早安排,全域联动,严防严控。“五一”期间,韶关局统筹指导全市各景区严格按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1年3月修订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五一”假期旅游出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景区开放管理工作,强化落实游客的体温检测、扫粤康码、预约限流、环境消毒消杀、员工健康监测管理等疫情防控措施,引导游客错峰旅游,做到游览线路顺畅、景区秩序稳定。“五一”假期,党组书记、局长黄宣剑靠前指挥,各局班子成员按照督导安排,分别带队到全市各县(市、区)公共文化场馆、酒店、景区、文化娱乐等场所开展假日工作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运行、紧急情况及时处置。
(二)坚持安全第一,严格应急值守。为确保假日旅游工作安全、有序进行,韶关局成立了假日疫情防控和旅游工作指挥中心,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认真做好值班期间的市场运行情况统计、旅游投诉、应急情况处理以及相关数据报送工作,及时、准确将假日旅游信息报送省、市相关部门。5月3日,韶关局第一时间向县(市、区)文广旅体(文旅体)局及下属单位转发了《韶关市安委办关于五一期间发生事故情况的通报》,并要求各单位切实吸取事故教训,认真贯彻落实通报工作要求。“五一”期间,全市共派出执法人员429人次,检查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及文化娱乐等场所315家次。全市文旅市场秩序良好,未接到新冠肺炎疫情、安全事故报告和有效文化旅游投诉举报,未出现负面舆情。
(三)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假日期间,韶关市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体活动,使广大游客充分感受韶关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展示了善美韶关城市魅力。据统计,5月1日-5日,全市文广旅体系统共举办了近30场(次)活动。如在中山公园举办了“善美韶关·劳动最光荣”2021韶关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群众文艺演出暨“中国旅游日”韶关分会场活动;市博物馆开展了“古代花簪手工制作”“礼仪之邦礼射投壶”“红色手工DIY小红军包”“我是小工匠”等活动;市图书馆举办了“发现南岭之美”——省立中山图书馆生态摄影展;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在五一假期期间线上展映4个精品采茶戏,让市民重温舞台上的精彩。还举办了2021年省五建“劳动者杯”足球邀请赛、第27届“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小学生三人篮球赛、“劳动者杯”象棋赛、青少年围棋春季升段定级赛等文体活动。各县(市、区)也推出众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乐昌举办了2021年“乐昌白毛茶,香飘振兴路”茶产业展示推进会和首届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足球邀请赛;曲江区开展了“我演绎,我参与,我快乐”文艺活动;南雄市举办了“悦读打卡·畅游南雄”活动和《赵佗——岭南开发第一人》图片展;乳源县举办了2021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之“光荣时刻,岁月怀旧”“五一”劳动节亲子活动。部分景区也结合“五一”主题,推出了一系列新颖的活动,拉动旅游消费,如新丰岭南红叶世界景区举办了“相约新丰,清凉一夏”系列活动之农耕文化·一起“趣”采茶活动,组织游客开展趣味采茶,观看茶艺表演,体验手工制茶;乳源县云门山旅游度假区在五一假期间举办瑶族歌舞系列表演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四)坚持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水平。韶关局充分利用智慧旅游的大数据优势,通过景区管理、指挥决策的综合智慧化体系,着力提升景区交通、应急、救援、接待等各项能力。通过韶关市文广旅体局官网、官微和全市众多自媒体,在节前发布了全市景点景区门票优惠、住宿、旅游线路、旅游攻略等相关资讯,节中及时推送当天主要景点和热门线路旅游信息和线上活动,方便游客合理安排出游和线上观看相关节目。积极组织各大景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景区咨询服务中心坚持24小时在岗,为游客提供各种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使游客感受到更舒心、更贴心的旅游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游客满意度。
(五)强化宣传推介,激发旅游市场活力。五一期间,韶关局利用人民日报、新华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和新浪等新媒体平台,通过H5、宣传海报、推文、短视频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韶关市五一旅游黄金周、“学党史?庆五一”——千名师生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动及丹霞山100跑山赛等活动,发布了格力全国巡回直播(韶关站)预热短视频,大力宣传推介韶关市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文旅活动,向广大游客展示“善美韶关”“户外运动天堂”的城市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