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
长岛结束的第一届“渤海青年科学家论坛”科研溢出效应正在显现。从长岛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中心获悉,论坛期间,长岛方面积极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对接沟通,在国家公园创建、藻类修复、野外观测网建设等方面的多个意向正在加快落地。
依托水科院长岛增殖实验站科研基地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优势,长岛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中心将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水科院黄海所在长岛的两个野外站共同建设“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科研基地”,统筹各自优势资源和科研力量,为长岛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借助科研院所和高校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专业理论支撑,长岛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中心将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中国海洋大学等技术团队在长岛建设两处海草和海藻修复试验场,开展适用于长岛海域的海草和海藻修复技术研究,为下步开展海藻场、海草床的生态修复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
结合斑海豹能力建设资金,长岛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中心将选取砣矶岛、大黑山岛等有居民岛及高山岛、猴矶岛等无居民岛建设野外观测站,为来岛开展研究的海洋科学家提供工作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集聚效应。
第一届“渤海青年科学家论坛”由自然资源部渤海海峡生态通道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合长岛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中心、山东省海洋发展研究会共同举办。论坛期间,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一、第二、第三海洋研究所,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绿色和平组织等十余家单位70多名代表以“渤海生态保护研究”为主题,广泛开展探讨交流,并围绕着长岛的生态保护与发展集思广益,发表真知灼见。据悉,“渤海青年科学家论坛”将致力打造成学术开放、讨论自由、思想创新的论坛,今后将会长期举办。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