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今年以来,渝中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助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促进文旅市场加快复苏,聚力赋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1至5月,全区旅游收入达81.18亿元,荣获“国务院2021年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拟激励地市”殊荣。
一、突出特色、提质供给,着力强化消费引力
一是布局特色消费区域。全面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以“全域文旅消费”为导向,成功打造解放碑-洪崖洞街区、贰厂文创街区等国家级、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实现“四大片区”文旅消费集聚区全覆盖。二是建设特色消费场景。立足“云端消费”“文物活化”“步道经济”“演艺高地”等四大主题,推出来福士探索舱、重庆之眼等观景平台,升级苏联大使馆武官处旧址、中英联络处旧址等休闲文创空间,活化大公馆旧址、厚庐等文物建筑,开放戴家巷、枣子岚垭等特色步道。与市体育局共建大田湾体育产业园,支持鹅岭贰厂进行沉浸式泛游戏化转型,指导山城巷打造荒野花园剧场等特色剧场。三是开发特色消费产品。强化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持续办好重庆渝中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开展文化创意示范店、非遗产品体验店等创建评选,打造后街影视产业园等文创企业集聚地,创新组建成立涵盖商户300余家的渝中区文化旅游消费联盟。
二、突出精品、创新形式,着力提升消费热度
一是策划精品活动。持续办好重庆渝中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创新打造全球不眠之夜、“重庆飞·山城游”、非遗购物节等品牌活动。今年以来,支持社会活动30余场次,发放惠民消费券350万元,带动文化旅游消费近亿元。二是推出精品线路。以本地消费者、年轻消费者为重点,策划发布“浪漫之旅”“时尚之旅”“休闲之旅”“健康之旅”“文化之旅”等精品线路,推出“渝中深度游”“渝中图鉴”等产品,营造全域全时全季旅游生态圈。三是打造精品演艺。加快推动中央艺术区建设,指导山城曲艺场等9个场所申报重庆演艺新空间,成功引进开心麻花、虎牙直播等知名企业,支持国有院团打造《绝对考验》《终极骗局》等精品剧目,集聚原声社、扯拐儿、索道喜剧等特色小剧场演出。今年1至5月,审批营业性演出4199场次,演出市场持续繁荣。
三、突出精准、助企减压,着力纾解消费困境
一是强化金融助力。依托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洪崖洞支行打造文旅特色支行,成立渝中区文旅金融服务中心。与重庆银行共同推出渝中“文旅贷”等金融产品,推广应用“长江渝融通贷款码”等文旅融资平台。评估推荐11家企业申请2150万元贷款,目前已审核授信3家企业650万元。二是优化政务服务。推动中央、市区纾困政策落地,退还旅行社保证金6377万元,审核推荐384家文旅企业申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476.75万元。进一步压缩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提升即办件比例、全程网办事项率,高效运行“1+3+N”旅游综合执法体系,对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打造平安、稳定、优质的文化旅游市场营商环境。三是加强宣传营销。开展“普罗旺斯之心”活动等对外推介,支持《金缕玉衣》《超级巴基球》等影视作品、游戏产品在渝中取景创作,发布《云端之恋》等系列微电影。用好“一键游渝中”小程序、“渝中文旅”等媒体矩阵,为文旅市场主体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线上展示平台,不断增强渝中文化旅游品牌辐射力、吸引力、影响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