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赤峰市红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两个打造”任务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红山文化资源,以全区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景点、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在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中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繁荣文化阵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聚焦党的二十大,春节、端午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积极开展文艺演出、送戏下乡、阅读推广、书画展览等文化惠民活动,凝聚全区各族群众精神动力。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围绕“迎元旦,庆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等主题,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评剧专场演出线上展播、“典籍里的中国年”图片展、“党的光辉照我心”--文化进万家百团千场基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等线上线下文化活动29场,参与人次3万余人。围绕清明节、雷锋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学雷锋 爱红山 志愿服务我先行”系列文化活动、“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手工剪纸 缅怀先烈”、清明节科普小知识等活动18场,参与人次1.2万人。
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团结主题,积极发挥公共文化场馆社会教育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打造特色部门、积极开展“阅读助成长•经典伴童年”、“阅读浸润童心·书香传递文明”图书漂流等品牌活动,让我区青少年儿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8年9月红山区少年儿童图书馆被中共赤峰市委员会、赤峰市人民政府授予赤峰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20年4月,赤峰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红山区民族少年儿童图书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二、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申报工作,擦亮“红山记忆”非遗文化节活动品牌,利用“群文天地”微信小程序开展红山剪纸、红山蒙古族纸艺、红山皮影戏等非遗项目线上展播,开展非遗项目进社区传承培训活动3场,建设5处非遗传承基地,让各族人民群众了解红山非遗项目的历史传承,内容特色及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整理发掘夏家店下层文化、红山文化资源所荷载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头故事,利用5G、VR等现代科技手段立体化做好文化遗产大众化传播。优化红山文化博物馆、二道井子遗址博物馆专题展厅和展览陈列,使游客有更加直观、真实的沉浸式观游体验,提升夏家店下层文化、红山文化的知名度和辨识度,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赓续中华文脉。
三、立足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结合红山文化资源,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贯穿于城市书吧建设和社区(村)文化活动室提档升级工程中。 目前已建成城市书吧10座,2022年预计为红山区内10个社区(村)文化活动室进行文化设备配发和内部功能提升。同步启动“数字文化资源库”和“公共文化人才库”建设,提高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强优秀文化艺术普及推广,围绕市民读书节、红山故事会、大众艺术节培育线上线下特色文化品牌,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渠道。
结合“红山-南山-麒麟山”黄金旅游带产业布局,在景区建设中全方位嵌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南山公园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雕塑,让中华文化符号有形、有感、有效;引进专业文旅团队,设计打造“日出红山”大型实景剧和大型情景体验剧,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体验空间,强化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特质。
红山文化博物馆6月3日“筝·乐·诗”情景音乐剧
玉龙书屋照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