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圣地 > 正文

山西: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2-07-15 18:09:02 来源:  作者:  点击:

  

  

  太原钟楼街点亮消夏夜晚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近年来,山西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深度开发文旅产品,着力打造山西品牌,点亮忻州古城、太原古县城等夜间消费新热点,搭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等特色康养产业平台,策划推广“游山西·读历史”“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等优秀文旅品牌宣传活动,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交出一份漂亮的“山西答卷”。

  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和旅游市场潜力,山西作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关于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安排部署,致力于塑造“一极带动、人字廊道、三大板块、组团发展”的文旅产业融合新格局,推动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新业态建设,展现了山西对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实力与决心。

  在文旅融合的实践中,山西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理念,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十四五”以来,晋中市《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运城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长城长》《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再回相府》等演出陆续进驻景区,各具特色的标志性旅游演艺不断丰富,融合非遗、文创,为景区注入场景化消费新活力。同时,培育和发展夜间经济,开发夜游项目,打造夜游特色片区,点亮忻州古城、太原古县城等夜间消费新热点,吸引游客“打卡”体验。

  在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赛道上,山西属于“天赋型选手”,众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曾在山西留下浓墨重彩的笔绘。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山西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类型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以独特的文化塑造催生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持续用文化赋能旅游发展、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彰显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繁荣,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为此,山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道路。“十四五”以来,山西进一步推介文旅产品,搭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等特色康养产业平台,成功举办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旅发大会、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选取五台山、平遥古城等龙头景区,实施“9+13”梯次打造计划,输出高质量的文旅康养产品。持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出红色旅游经典线路,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助力非遗文化旅游体验,推动平遥牛肉、推光漆器、老陈醋、杏花村、广誉远、双合成、六味斋、益源庆、乾和祥等山西老字号的传承与保护,鼓励“老字号”入驻景区,强强联合,打造山西文旅“伴手礼”,拓展技艺体验游、美食品鉴游、演艺观赏游、民俗参与游等非遗文旅发展路径。山西还将以“乐享非遗·面向未来”为主题,举办首届中国非遗面食大会,推介山西面食文化,组织非遗面食保护传承峰会、体验活动周、黄河流域非遗花馍展演赛、晋味非遗美食考察、传统技艺展赛等系列活动,用美食“攻势”,吸引社会关注,展现舌尖上的山西魅力。

  数字与网络、社交与互动已经成为当前文化和旅游行业的重要发展路径。疫情期间,云冈石窟景区推出“云旅游”模式,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和云港旅游网陆续推出了全景漫游服务,并在抖音、B站、一直播等多个线上视频平台上线了各类宣传介绍视频、趣味视频、知识讲座,有效而精准适应了年轻人的网络社交习惯,让更多人足不出户也能赏大佛美景、享文博盛宴,丰富了云冈石窟景区的旅游业态。依托知名传统媒体、大型门户网站、境内外线上微视频媒体等丰富的宣传营销策略,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品牌山西”正在蓬勃生长。(实习记者 王添艺 本版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wlxx/202207/t20220712_667826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