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名胜古迹 > 正文

活态传承尽显文化魅力——阳泉市2022年文化产品(非遗)展侧记

  • 时间:2022-07-15 18:35:03 来源:  作者:  点击:

  

  制作精美的刻花瓷、精心打磨的砂器、光泽绚丽的珐华器、浑然天成的黑陶……7月13日,阳泉市2022年文化产品(非遗)展开展,18个非遗项目、47个企业及相关传承人的上千种非遗产品精彩呈现。展览的开展标志着阳泉市促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推进文化产品(非遗)展的常态化运行又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在这里,人们被惟妙惟肖的剪纸、布艺,创意十足的面塑、工艺葫芦,说唱艺术兼具的阳泉评说和书香气息浓郁的城市书房所吸引;在这里,人们可以从一幅幅书画、一件件实物、一项项技艺中领略非遗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到文化与创意、文化与生活、文化与产业碰撞融合的力量。正如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阳泉评说第四代弟子大东表演完阳泉评说节目后说的那样:“非遗只有连接现代生活,才能绽放迷人光彩。”

  

  

  

  在一层展厅的体验区,剪纸、紫砂、平定布艺等部分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正在与市民互动。其中,平定县守艺坊手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霞手拿细针,在一块红色绢布上穿针引线。她介绍,做一个纯手工的“吉祥虎”,需要画样、刺绣、修剪、缝制、装饰等工序,大概五六天完成。谈起参加这次展览的感受,王霞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能让我们非遗传承人带着技艺来这里现场展示,与前来参观体验的市民互动交流,还能帮助我们搭建起产品交易的平台,真正让非遗‘活起来’。”

  品茶、看书、交流、赏非遗……来到展厅二层的城市书房,负责人张洁介绍,文化不仅仅是摆在桌上的静态展示品,它完全能够变得更加“生动”。她说,手捧一本关于非遗的书,一边读理论,一边看实物,更能加深人们对非遗文化的理解。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与利用,推动阳泉市文化产品(非遗)展的常态化运行,让阳泉非遗这一名片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目前,阳泉市共有国家级非遗5项,省级非遗31项,市级非遗14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32人,市级传承人198人。14个市级非遗传习所,3个传习基地正发挥着重要的传承和保护作用。

  展览承办方负责人王力敏在介绍展览筹备情况时说:“借助展览,可以推动紫砂、连翘茶、黄瓜干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与‘文化+’深度融合;可以为珐华器、桃仁月饼等非遗项目企业广开销路,实现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更能让剪纸、刺绣、布老虎等非遗产品走进百姓生活,并通过家庭制作、集中售卖等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非遗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把阳泉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宣传出去,把阳泉优质产品推荐出去,助力阳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207/t20220715_671371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