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住玩购 > 正文

福山福水 “福”游平潭

  • 时间:2022-12-09 02:15:27 来源:  作者:  点击:

  

  “福文化”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

  蕴含了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福”在平潭无处不在

  平潭有很多名字中带有“福”字的

  景点、村居

  大福村、五福庙、幸福洋

  ……

  还有以“福文化”为主题的观光游船

  “福”展现了人民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享“福”气,“福文化”增添旅游新动力

  日前,“福往福来”海上游平潭—莆田航线正式首航,平潭海上观光游船“海坛1号”载着200多名游客开启了双岛游。

  

  自“海坛1号”运营以来,海上游成为不少游客的新选择,不少游客在甲板上参与互动小游戏,一片欢乐景象。

  作为福建省内首条跨城际岛际滨海游线,“海坛1号”致力打造全国首艘以“福文化+探秘海洋”为主题的观光游船,运营“福往福来”平潭往返莆田海上精品旅游路线,吸引八方游客“福来福往”,让游客尽享平潭岛、湄洲岛双岛风光。

  在“海坛1号”,游客可以“尝福味、畅福饮、智福游、看福戏、观福海、拍福照、祈福愿、寻福宝、唱福歌、购福货”畅享“福文化”之旅。

  有“福”地,福山福水福气满满

  

  五福池、福临门、福禄寿……这是金井镇大福村东部“福如东海岛”的一隅,将传统“福文化”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不仅能体验到原生态的山海景致,还能感受到满满的“福气”。“我们希望能把大福村的福气,分享给全国各地的游客。”平潭福东岛旅游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羿说。

  在一湾池水四周,有五块立着的石头,上面刻了五种不同字体的“福”字,这便是五福池。杨羿说,五福分别代表了爱国、富强、友善、和谐和敬业,“每个福都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友善福’,代表了大福村的居民友善好客的品质。”

  “福如东海岛”坐拥山海风光,有着独具特色的奇岩怪石。多年前,来自江西的杨羿来到大福村后,就被这里独特的景致所吸引,便与本地居民林喜龙一起深挖“福文化”,打造“福如东海岛”。“希望能把这里发展成集海钓、露营、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让这里更加福气满满。”杨羿说。

  看渔舟往来,听涛声依旧。大福村地理位置优越,除了小荷初露的“福如东海岛”,还有闻名遐迩的大福湾等景点。这里宜居宜游,可海滩戏沙,也可临海垂钓,特色渔村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看尽福山福水,自然少不了“福居”。大福村拥有诸多保存完好的石头厝建筑,村民瞄准发展机遇,将石头厝改造成了民宿,“福居”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福居”,八仙桌、缝纫机、古书籍等不少老物件整齐摆放,封存着“记忆中的平潭”。作为平潭本土经典的“四扇厝”(一种房屋格局),“福居”保留了石头厝的整体风貌,以“福文化”作为主要元素装饰其间,加以中国传统字画点缀,表达出主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

  寻“福”源,饮“福”水幸福绵长

  

  海坛街道江仔口有一口井,叫福胜井,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村民肖德义告诉记者,330多年前,有一条海港,一直延伸到现在的辕门社区,所以直到解放前江仔口还名为港湾口。那时一遇到涨潮,海水就会涨到这里,所以在决定挖水井之前,大家担心海水可能淹没水井,或渗透进去,影响井水质量。但喝不上水的村民,权衡再三后,挖了这口井,并取名“福胜井”。

  “说也神奇,当时我们这边有个山脉,叫凤凰穴,福胜井就选址在山脉下。即使海水涨潮也不影响水井水质,到现在水依然保持冬暖夏凉,所以我们都很敬重这口井。”肖德义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胜井周边房子越建越多,但知道这口井的人却越来越少。为了让后辈不忘初心,饮水思源,后来城南村在建设党建文化公园时,复制了福胜井和福胜亭,希望将故事传递下去。

  与城南村福胜井不同的是,作为平潭知名旅游打卡点,68海里景区注重将平潭声音向外传递。

  据悉,68海里景区位于东澳村,与台湾新竹南寮渔港相距仅68海里,景区临海而立,目之所及,怪石嶙峋,各具特色。

  “这里有三根石柱,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位从浙江过来的人立的,叫‘福、禄、寿’柱,又称‘平安柱’,但因历史原因,有两根石柱已经坏了。群众就在附近的石头上刻了‘海会有福’四个字。”市民施云介绍道。

  “这四个字是三根石柱的衍生,‘海会有福’还有一层意思是‘还会有福’,这旁边就是‘望归石’,体现了人们对家人的美好祝福。”施云说。

  时光流转,“福”文化历久弥新

  传承发展,“福”文化方兴未艾

  山海交响

  “福”见平潭

  在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中

  “福”文化必将激励平潭

  向“福”而往、为“福”而谋

  (平潭网、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


原文链接:https://wlt.fujian.gov.cn/wldt/sxdt/202210/t20221025_602378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