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历史 > 正文

“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活动第四期来到文昌 讲述公仔戏的故事

  • 时间:2022-12-24 04:18:09 来源:  作者:  点击:

  

  

  公仔戏是传统戏剧的瑰宝,融文学、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在海南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是许许多多海岛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11月12日上午,6名“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来到文昌,向大众讲述海南公仔戏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海南非遗的魅力。

  

  “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活动第四期来到文昌,为大家介绍海南传统戏剧表演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海南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品种之一。据《海南岛志》记载,“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出现手托木头班之演出。”从元代出现至今,海南公仔戏有六百年的历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活动第四期来到文昌,为大家介绍海南传统戏剧表演公仔戏。

  当天上午,走进文昌市龙楼镇吉水村,海南公仔戏传承人正在现场表演海南公仔戏。“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梁芷伊向大家介绍,用于表演的公仔头部约40厘米,以木头雕刻,肩膀及两手用木刻成。为便于操纵,偶身插以木棍或竹竿。

  “根据角色的不同,公仔被制作出不同的造型,头型、发型、面部、衣服、帽子、头冠等,均有明显区别。”“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陈抒影说,提到表演者,就不得不说说公仔戏班。公仔戏班一般由10人组成,班主是戏班的领导者、组织者,负责购置舞台设备、演出联系、人员聘请以及戏金分配等。

  活动中,肖璟瑞、吴翊惟、吴仲晖等“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从海南公仔戏文学艺术价值、美术鉴赏价值、音乐价值等三个部分为大家讲解海南公仔戏是集多方面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让大家充分领略了海南公仔戏的魅力。

  “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陈梓烨向大家分享公仔戏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林尤盾的故事。他说,为了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林尤盾老师广收门徒、不遗余力地传授技艺,培养出4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而且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让孩子报名参加“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的活动,是希望能通过这个活动,把非遗精神渗透到她的心中,让她感受到非遗魅力,增进她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增强她担当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使命感。

  

  “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活动第四期来到文昌,为大家介绍海南传统戏剧表演公仔戏。

  “公仔戏是海南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品种之一,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海南公仔戏,并加入公仔戏宣传、保护中。”公仔戏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林尤盾表示,“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很好地发挥了传播作用,希望更多青少年能喜欢上公仔戏,共同传承公仔戏。

  “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活动是第二届海南省民间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之一,该活动将聚焦于青少年人群,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非遗、学习非遗、体验非遗,从而促进非遗在青少年人群的传播,唤起年轻一代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让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后继有人”。

  原标题:“海南小小非遗传播官”活动第四期来到文昌 讲述公仔戏的故事

  记者:陈望

  

  

  (编辑: 林子杨)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whww/202212/t20221201_33206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