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学院协办的“多向度——当代雕塑研究展”近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此展为上海油画雕塑院第六届雕塑学术系列展之一,院雕塑创作室朱勇、林森两位艺术家担任项目策划,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担任本次展览的学术策划。展期至2023年1月3日。
本次展览以“多向度”为主题,汇聚了京沪两地三家专业艺术机构,上海油画雕塑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共计34位雕塑家共计40余件(组)最新力作。参展的雕塑家分别是:张海平、曾成钢、罗小平、李象群、王建国、刘建华、胥建国、许正龙、陈立平、蒋铁骊、翟庆喜、夏阳、魏二强、张新、董书兵、蒋进军、陈辉、袁侃、李鹤、韩子健、冯崇利、肖敏、邱加、高珊、朱勇、宿志鹏、林森、马文甲、罗幻、王轶男、卫昆、闫坤、张升化、李智敏。
主办方介绍,“向度”是指一种视角,通常用来判断、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概念。这里用“多向度”来指代参展的34位雕塑家,他们在思想观念、文化价值、发展路径、媒介手段、审美趣味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志向与追求。面对当代艺术的语境,这些雕塑家不断打破既有学科和范式的限制,不断拓展认知、思维、表述的边界,积极开展当代性、开放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实践。
参展的雕塑家,从出生于50年代末横跨至80年代末,几乎涵盖了雕塑语言的各个发展方向。作为专业艺术机构的雕塑家,他们普遍将创作作为一种研究,有着自己的问题指向,有着自己的发展脉络,也有着自己的逻辑情景,包括相对独立的上下文关系。
曾成钢的作品《我们同行》,取材与立意体现了他的“自然意识”,又有效地吸收了青铜器刚健、厚重、古拙的气质和语言。同时,他把中国传统艺术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与西方雕塑的空间形体进行了巧妙融合。李象群的作品《行者》,造型准确,精炼生动,既简洁流畅,又细致入微。他秉承“用手指抚摸历史”的创作理念,根据孔子形象塑造了《行者》。
参展的雕塑家,有些致力于材料的转换,以颠覆观者对过往视觉经验的判断。刘建华参展作品《齿》和《泡沫》,用陶瓷烧制的牙齿与泡沫,几乎达到 “以假乱真”的效果,“欺骗”了很多观众的眼睛,由此也给人带来惊喜。
蒋铁骊的参展作品《论道》,极为概括、简洁、凝练,没有人物的个性特征,没有具体的细节刻画,有的是一组动人心弦的人物群像。翟庆喜参展作品《独行》,以坚实厚重的体量、寓方于圆的塑造,体现出雕塑特有的审美崇高感。
风景通常是绘画擅长的题材,但肖敏却用宣纸,再加上火枪的加工,一幅类似浅浮雕一样的作品《风景》就出现在人们眼前。张新用不锈钢材料,对八大山人空灵孤绝的花鸟作品进行一种立体的转换,以此来表达她对于自然生态的人文关怀。
对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题材的关注,成为一些雕塑家创作的母题。董书兵作品,以云为主题,将无形的云朵实体化,展现出一朵飘忽变化、时刻行走的云。陈辉把云作为雕塑创作的意象主体,取其意、概括其形。
李鹤的作品《生存方式·蒹葭》,采用了将人的表现与当代观念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呈现出当代女性的自信、自足和自洽的状态。
还有一些雕塑家用雕塑的方式转换原本的经典绘画名作,比如韩子健的《像圣维克多山一样的山》。《圣维克多山》是法国画家保罗·塞尚一幅油画作品,韩子健把这幅油画用水泥转换成一件立体的雕塑作品,既是对塞尚的致敬,也是在探索这种艺术形式与材料语言经过转换之后,给观者带来哪些视觉感受上的新变化。
“竹形象”是符号载体,它携带着对应的文化意义。冯崇利对竹这一个传统题材进行了当代转换,表明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可能性。邱加的作品将一些废旧家具进行解构与重构,抽离了这些物件原有的功能性,转换并重新赋予其新的价值。
高珊的艺术个性首先体现在对材料的选择。从当初的海绵、硅胶、皮毛,到这次的石蜡,都是偏向于温润细腻,又异常敏感柔软的材质。
朱勇,对人体创作情有独钟,不断深化“裂”这种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式。这次参展的作品《寻》,在材料和色泽的表现上具有新的突破。林森的参展作品《黄金时代》和《奥林匹亚》,运用戏谑、调侃、超现实的方式,将人体分别放置在西方豪华的装饰壁龛和罗马柱头上,构成一种戏剧的张力与反差。
马文甲用木头雕刻出来的题为《储》的作品,酷似一只纸板箱,布展时,工人差点把它当作一次性用品,作为垃圾处理掉。与日常纸板箱不同的是,马文甲喜欢在木雕中镶嵌眼睛,让看似廉价之物,由于眼睛的加入,成为一个生命体。
主办方表示,通过这次集中展示的方式,为大家提供了一条了解中国当代雕塑现状的线索,也为探讨中国当代雕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了实践支点。“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雕塑家的主体意识日益彰显,他们不断突破原有的语言程式规范,让作品的意义不再仅仅依赖于形式来表达。但无论是立足于写实雕塑的当代演变,还是侧重于形式语言的深入探索、材料媒介的观念表达,抑或是关注传统题材的现代转换,他们的目标和愿景是基本一致的,就是用雕塑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现实关怀,为当代雕塑建构更为丰富的阐释维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