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烟雨江南的古朴惆怅,双脚踏上青石板路远古的回响……或许是中国的诗词写得太美,所以很多人都有一种古镇情节。
上班的时候想休息,休息久了又觉得无聊,我们常常在这两种状态下随意切换,在每一个不想上班的工作日,总要为自己许下一个“诗与远方”的期待,才能按耐住躁动的内心,清明假期最后一天,我们一起去巴南,选一个古镇,寻找诗和远方……
木洞古镇
这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唐宋的水国舟市到元明的渝州水驿,从三国刘备入蜀的长石梁,到明清以来的木洞古镇。木洞是川东四大名镇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辛亥革命元勋杨沧白、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丁雪松等名人都生长于此。
走在木洞河街上,沐浴江风习习,恍惚间如同回到曾经的“水国舟市”。河街往上,就是木洞老街,行于其间,感觉挣脱了都市的喧嚣,只想用心感知这座时光叠成的小镇。
这栋外表看上去古朴的老房子——木洞公寓,是沿河老街上曾经最“豪华”的建筑之一。第一眼看到它,总是有种来到上海滩的感觉,自带的背景音乐响起,是那首90后都耳熟能详的歌“浪奔,浪流…”。
这是“范绍增故居”。如果你对范绍增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是说到儿时看过的一部以他为原型拍摄的电视剧《傻儿司长》,那你可能就会恍然大悟。时间带走了故居曾经的颜色,现在还能依稀看见阳台顶上偏西式的装饰,以及外墙上的花鸟图案。
丁雪松旧居,始建于清末民初,最初为典型的川东民居。秉承还原历史风貌、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所有修缮部件均使用与原建筑相同的材料、尺寸及工艺,最大程度还原了丁雪松的成长环境。
木洞老街很长,一条小道望过去,两旁的房屋都刻上了时间的印记,墙角边上、石缝里长满了绿色的青苔。褪了色的窗框就如同娇艳的少女在时间的雕刻下变成了孤寂的老妪,向世人轻轻诉说她曾经辉煌的岁月。
在木洞古镇,油酥鸭、水上漂、木洞豆花都是值得一试的拿手菜,千万不要错过。
丰盛古镇
丰盛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历史上“一脚踏三县”的要塞险关,素有“长江第一旱码头”之称。2002年,丰盛镇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2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8年,丰盛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漫步于丰盛古镇,就仿佛漫步于一场千年繁华的梦,宁静悠闲,古朴祥和,只有细细的品味,才能领略其特有的风采。
丰盛的碉楼,外壁上大多布满了弹孔,可以想像它们昔日经历的战火。场镇内的碉楼连成一线,直指远处大小山寨,仿佛一层层的关卡,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十全堂是民国时期当地有名的大宅门,属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有着东方建筑特有的文化雅韵与浪漫气息。如果你想放慢脚步,享受古镇上的精致生活,在这里住上一晚也是极好的。
仁寿茶馆是典型的巴渝四合院落建筑,极具晚清遗风。进入茶馆内部,依稀仍能感受袍哥议事的盛大场景,店内陈设从桌椅、雕花到摆件,每个细节都透着讲究,同时保留了当时的风味。
丰盛古镇的巴渝古商业文化气息充蕴于古街古巷之间,构成独特的古镇风韵和文化遗产。这里的刘家四合胡豆、彭氏火烤豆干、田氏糍粑······巴小妹每次去都必吃。
在距丰盛古镇约3公里的响水湖畔,你可以慢下脚步,看炊烟袅袅,听鸡犬相闻,数着日头一点点向西;在这里,有干净的空气、清澈的溪流、灿烂的星空,让你自由放飞心中的梦想。
鱼洞老街
鱼洞老街是自然恩赐的礼物,长江河道在此纵折,形成了天然的“U”字形,而她依山沿江而筑,也随之化成了“U”字形。人们用青石板和阶梯踏道为她上装,终成就了这条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沿河沿岸古街区。
鱼洞老街位于鱼洞城区东端、箭滩河与长江交汇处,全长约1.2公里。这条街道自民国时期初露繁荣,到抗战时期,由于居住人口猛增而兴盛,后来逐渐成为重庆小有名气的水码头。
鱼洞老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街上拥有不少的作坊、客栈、店铺、茶馆、仓房。老街还曾是盐、糖、药材、山货等物资的集散地,水路经常是百舸往返,而陆路的力帮、马帮则是络绎不绝。旧时老街的繁华是受地理位置和交通干线的影响所致,其码头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等皆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极富特色。
鱼洞老街依山坡而建,由宽窄不一、长短不一的坡街和阶梯踏道式巷井构成。街道两旁民居多为清末民初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大多数是穿斗式木竹结构(现多数已改为砖木结构),小青瓦房构成四合院,具有浓厚的清代遗风。
老街
经过近年来的修缮保护,老街得以重生。部分保护文物与明清建筑特色相融合,让老街别有一番韵味。
如今,老街火锅、海鲜、烧鸡公等等美食聚集于此,俨然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商贸居家为一体的文化古镇。
西流沱古镇
在重庆人的认知里提到民国风,都是磁器口、洪崖洞、湖广会馆这样的江湖大佬。但是,西流沱在咱们大重庆民国风中,也该有一席之地。
整个古镇分为上下城,好吃好玩好看的都在西流沱齐聚。
报恩塔如今屹立百年,塔高七层,是整个西流沱小镇的风水中枢。拾级而上,在上面可以看见整个西流沱与长江。
站在报恩塔的顶层,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的感觉,看着这一湾江水,真让人心旷神怡。
民国时期的房屋建筑,完全就是视觉上的饕鬄盛宴。越是“旧”的房子越有复古感。
西流沱生在江岸,靠江吃水,以前的人们修了一口井,常常在井前许愿,许愿井便成为长江沿岸的福愿井。
巴南傩戏戏台,那时候的人都喜欢在赶集时看一场戏。戏台下面,搭上一排排桌椅,供看戏的人就坐。
对于喜欢边走边吃的游客来说,西流沱里面的小吃是真的非常多。吃鱼,吃火锅,吃江湖菜,你想吃的这里应有尽有,一路走过去都能闻到香气,古色古香的房屋里吃饭,别具风趣。
走累了这些有情志的店逛一逛,还吃吃甜点,饮饮茶水,坐在清雅的店堂里放慢脚步,享受生活。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