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历史 > 正文

海口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发掘出土大量唐代遗物

  • 时间:2023-02-04 03:11:16 来源:  作者:  点击:

  

  

  记者1月7日从海口市旅文局获悉,经过对珠崖岭城址数月的发掘,珠崖岭考古工作队取得重要收获,共发现建筑基址2处、柱洞76个、灰坑24座、城外壕沟1条,并发掘出土大量唐代遗物,为了解海南岛汉唐时期的行政设置及沿革、社会生活、手工业生产,以及与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

  

  珠崖岭城址

  珠崖岭城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博抚村北,西南距龙塘镇约4公里,西北距海口市区约12公里。坐落于南渡江西岸的一处高台地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城址平面近方形,周长约715米,四面城墙保存基本完整,四角见有角台迹象,南城墙中部有一处疑似城门,经勘探城址总面积达2.86万平方米。

  

  发掘区俯瞰图

  1999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当时的琼山市博物馆曾对该城址进行发掘,初步判断其为一处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军事城堡,至宋代已废弃。

  2022年9月,为进一步明晰珠崖岭城址的年代与性质,并加强城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联合海南省博物馆、海口市文物局组建珠崖岭考古工作队,对珠崖岭城址开展主动性发掘,分别对城址内西北、东北部展开发掘并解剖北城墙。

  

  发掘出土的瓷碗

  西北部发掘区发现一处以细密岩石颗粒夯筑而成的大型建筑台基,台基范围内分布有数处规格较大的圆形及方形柱洞,台基以南区域出土较多陶(瓷)碗、盘、钵、罐、盆、网坠等遗物,初步推断该发掘区可能为城址的生活区。

  

  发掘区砖墙

  东北部发掘区砖墙倚护的建筑基址结构严整,附近出土的砖、瓦建筑构件数量庞大,且在该发掘区西南部发现有厚约1米的灰白色炼泥堆积,与遗址内出土的陶瓷器胎土质地较接近,结合周边遗迹初步判断东北部发掘区可能为制陶作坊区。

  城墙解剖沟位于北城墙中部,通过解剖得知城墙起建于生土之上,底部有长约14米、厚约0.8米的夯土台基,并于台基中部收分起墙,版筑南北两侧墙基,其内加入黏土填平夯实,再加夯南北两侧护坡,现存墙体高约2.4米。根据墙体南侧区域堆积情况分析,墙体可能经过后期二次加固。墙体北端发现有壕沟,深约1.4米,剖面形状近“U”字形。

  

  发掘出土的莲花纹瓦当

  本次发掘出土大量唐代遗物,主要为陶瓷器、建筑构件等,陶瓷器以罐、碗、盘、钵等为主,另有部分陶砚、网坠、小陶塑等;建筑构件包括各类铺地砖、板瓦、筒瓦、瓦当等。

  

  发掘出土的叶脉纹砖

  珠崖岭考古工作队根据本次发掘材料推测,珠崖岭城址应与唐代在海南岛上所设行政建置的治所有关,并在唐代有一定的沿用时间,且据出土的多方属于唐代前期风格的陶、瓷辟雍砚台,提示该城址的具体年代有可能不仅局限于中、晚唐。此外,在城下探沟出土一些质量较好的宋代瓷器和其他宋代遗物,表明城址废弃后当地仍然存在较大规模的生活聚落。

  原标题:

  海口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发掘出土大量唐代遗物

  记者:习霁鸿

  

  

  (编辑: 韩建畴)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whww/202301/t20230110_33430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