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基础知识 > 正文

南充: 创新“非遗+”模式 让传统文化破圈

  • 时间:2023-02-10 21:47:29 来源:  作者:  点击:

  杨晓江 向全发 南充观察 兰靖雯

  在电视屏幕上观看非遗纪录片,体验非遗与烟火气的碰撞;在微信公众号了解非遗传承人的创新故事,见证新时代非遗的魅力和活力;在抖音直播间欣赏非遗好物,购买非遗产品……近日,南充市“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把非遗年货带回家”视频展播在多种媒体平台上进行展播和宣传推广,邀网友共赏非遗之美。

  据了解,从2020年以来,南充通过非遗直播带货的方式,传播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断探索创新“非遗+节会”“非遗+文旅”“非遗+产业”等发展模式,揭开非遗神秘面纱,让非遗文化走进大众生活,让非遗“活”起来也火起来。

  “云”赏非遗之美 让南充非遗走向世界

  2023年春节前后,南充市“把非遗年货带回家”系列活动在市本级和9县(市、区)火热开展。

  

  国家级非遗川北王皮影

  川北大木偶、阆中王皮影、营山翻山铰子、河舒豆腐、高坪竹编……31期短视频,每期1至3分钟,采用“画面+解说+音乐”的视频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对南充市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传播。同时通过线上展播、线下展销和非遗直播带货等形式,既营造了欢乐喜庆过大年的浓厚氛围,又介绍了南充非遗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传承发展等内容,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观众一睹非遗的风采。

  除了视频展播,线上非遗讲座也是展示非遗的重要形式。“去年6月底,南充市文广旅局、韩国延世大学孔子学院、韩国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四川省旅游宣传促进中心主办的‘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国家级非遗(南充)海外推介讲座’成功举行。”南充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讲座由该局局长赵秀清主持,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院长、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唐国良以讲故事、互动提问、视频展示等方式,对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阆中丝毯织造技艺、川北王皮影4项国家级非遗的由来、发展、传承,用中、韩、英、印尼共4种语言,向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作了详细介绍,引起了强烈反响。

  

  国家级非遗(南充)海外推介讲座

  “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及市场价值,让南充非遗焕发新活力,为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注入非遗力量。”上述负责人介绍,通过网络直播、视频短片、线上讲座等各种形式,传播南充非遗文化,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点赞,得到了海内外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非遗好物带回家 掀起非遗消费热潮

  今年1月24日(大年初三),南充市博物馆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23年南充市“把非遗年货带回家”现场展销正在火热进行,前来采购年货的市民、游客热情高涨、络绎不绝。

  

  把非遗年货带回家

  顺庆杨鸭子、营山凉面、仪陇德乡嫂皮蛋等非遗产品备受青睐,供不应求。活动期间,南充市文广旅局发放了20万元文旅消费券,助力本次现场展销活动,“抢文旅消费券,购非遗年货”,成为这个春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2020年以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支持电商平台举办“非遗购物节”。

  南充市文广旅局联合9县(市、区)文旅局开展了“互联网+非遗+扶贫”“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等非遗购物直播推广活动,全方位展示南充丰富灿烂的非遗资源,展销多彩非遗特色产品,掀起线上线下抢购热潮。其中,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的2022四川非遗购物节南充专场大型直播推介活动,在6天内,共开展了9场直播,各平台线上观看总人次突破6000万,销售总额超过7590余万元。

  传承非遗文化 保护成果大家享

  截至目前,南充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43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18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58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人,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16人。

  

  国家级非遗川北灯戏

  “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紧跟时代潮流,让非遗借助各方资源插上腾飞的翅膀。”南充市仪陇县文广旅局局长胡润表示,通过“非遗+直播”模式,不仅让非遗技艺以年轻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吸引年轻用户关注,更能推动非遗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活化与创新。

  对于不少非遗传承人来说,非遗直播带货,不仅能提升非遗产品的在线率、转发率、复购率,更能助力非遗知识的传播和普及。“非遗直播,让更多的网友能够购买到我们的竹编,对高坪竹编的发展和传承有很大帮助。”在一次非遗直播公开课上,南充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坪竹编非遗传承人万学就曾表示,非遗直播带货,为高坪竹编注入文化内涵,打开广阔市场,使其从单一的消费品逐渐变成旅游商品、收藏品,高坪竹编依托互联网走得更远。

  

  国家级非遗川北大木偶

  近年来,南充市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非遗保护新模式,除了“非遗+直播”,还创新推动“非遗+节会”“非遗+文旅”“非遗+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激发非遗传承新活力,逐步打造非遗传播品牌,非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

  千百年来,非遗承载着中国价值、凝聚着中国精神,是东方智慧的代表。“非遗项目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南充非遗项目众多,保护好、传承好非遗任重道远。”南充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探索创新“非遗+”发展模式,让南充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图片由南充市文广旅局提供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hydt/2023/2/10/58849faa1b024024ba9647b8cc085f7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