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近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了“青海文化记忆工程”2021年度项目验收会。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实施方技术人员等参加验收会。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朱桂英从充分认识开展“青海文化记忆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法依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系统性保护,强化责任意识,严格
《青海省文化记忆工程数字化保护规范指南和技术标准》实施项目等三个方面对做好项目验收工作提出了要求。
此次涉及的项目包括传统技艺类的“酸奶鞣牛羊皮技艺”和“河湟皮影制作技艺”、传统舞蹈类的“大通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西宁八门拳”四个省级非遗项目。项目涵盖西宁、湟中、大通和海晏等地。经过专家组认真观看每个项目的口述片、教学片、实践片、综述片,从音频、视频、照片、文字等四个部分逐一开展审查,从记录的完整度、资料的标准规范、拍摄的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审查。最终评审通过了传统技艺类的“酸奶鞣牛羊皮技艺”和“河湟皮影制作技艺”两个项目;传统舞蹈类的“大通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西宁八门拳”两个项目需进一步充实内容,修改复审。
“青海文化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是通过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对省级非遗项目所关联的各类信息开展全面系统的采集和保存。截至2022年底,我省已完成3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记录工作,为我省非遗数字化建设提供优质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