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1941年11月的黄崖洞保卫战中,负责保卫黄崖洞兵工厂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1000余人,抵抗5000余名日寇的进攻,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开创了抗战史上敌我伤亡6:1空前未有之纪录。战后,八路军总部授予特务团“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光荣称号。
光阴荏苒,血脉相传。4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集团军“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官兵代表,护送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位列百面战旗之首的“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战旗,跨越千里,回到黄崖洞革命纪念地。
早在2020年,部队和黄崖洞革命纪念地取得联系,双方表达了让战旗回家的意愿。由于受疫情影响,虽时间经过三年之久,空间远隔万水千山,双方始终初心不改。经多次沟通,终于在2023年清明节到来之际,此事尘埃落定,双方心愿既遂。特别是当年黄崖洞兵工厂副厂长、“八一式步枪”设计者刘贵福之子刘建国和新劳动运动旗手、被誉为“炮弹大王”的甄荣典之子甄建民夫妇受到邀请后,不辞辛苦,分别从北京、太原专程赶来讲述父辈们的亲历亲为,中国军工文化协会首席专家刘建军也从长治赶来,为官兵讲述发生在黄崖洞的故事。
官兵代表、老兵工二代和专家受到了中共黎城县委宣传部和黄崖洞革命纪念地的热烈欢迎。沿着先烈的足迹,大家边走边听边看边思考,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仿佛将大家带回到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参加活动的所有人无不为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艰苦历程所折服。
在崔振芳公园,大家一起听了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课《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聆听了黄崖洞保卫战中小英雄崔振芳的故事。
在黄崖洞(物资仓库)下,大家共同唱响《歌唱祖国》,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对伟大祖国的赞美。
在黄崖洞兵工厂旧址,官兵们不时驻足观看,听取讲解,一件件展品,一段段史实,仿佛让大家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旗和“朱德警卫团”旗在黄崖洞保卫战殉国烈士纪念塔前展开,向牺牲在这里的革命先烈汇报今日之荣誉。虽历经多次改编转隶,但黄崖洞保卫战精神永垂不朽,历久弥新。
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烈士陵园庄严肃穆,黄崖洞保卫战殉国烈士纪念塔巍然矗立。11时11分,官兵代表、老兵工二代、纪念地代表面向纪念塔肃立,伴随着深情的《献花曲》,官兵代表深情地抬起花篮,缓步走向殉国烈士纪念塔,将花篮摆放在纪念塔基座上。代表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全体人员奏唱国歌,向纪念塔三鞠躬并诵读祭文,最后,缓步绕行瞻仰殉国烈士纪念塔,向在黄崖洞保卫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致以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
4月5日座谈会上,军地共叙鱼水深情、共商发展大计。中共黎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明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战旗回家表示欢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负责人吴定旺介绍了黄崖洞革命纪念地的保护和发展情况。“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刘晓建简要介绍了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的发展历程。部队向黄崖洞革命纪念地赠送了复制的“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战旗、“朱德警卫团”战旗,“红色基因代代传”红色教育牌匾、“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宣传片,“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战旗又回到了太行山上,回到了诞生地。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军地团结共建的良好局面,为谱写军地融合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黄崖洞兵工厂虽已成历史,黄崖洞保卫战的枪炮声也已远去,但先烈的革命精神和英勇史迹永远铭刻在人民心底,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高歌行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