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3月25日,易小荷携新书《盐镇》做客湖南图书馆湘图讲坛,与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家袁凌对谈,以“乡镇女性的真实生活”为主题,通过分享自身的写作经验,透视《盐镇》视角下乡镇女性的真实生活,来探讨当代文学中非虚构写作的兴起、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十年前,梁鸿以《在梁庄》记录了中国的转型之痛、乡村之殇,十年后易小荷的《盐镇》则以更敏锐的性别之眼捕捉到巨大社会转型中,小镇女性们的悲苦与彷徨。
分享会上,易小荷坦言,“在《盐镇》中,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故事里都有别人,一个人的经历像是另一个人的镜像,因为乡土中国是熟人社会,大家相互之间像树枝一样勾连在一起,甚至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逼仄的、穷困的生活让乡镇女性无暇关心外面的世界,就像在《这里没有我的母亲》的故事中,陈秀娥以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证明着当生活于乡土中的人因为突然的变故而不得不走向城市、去接触更为复杂的社会时,她们极为有限的知识和阅历,会使她们一次次被意外击中,总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易小荷也谈及调查过程中遇到的趣事与经验,在她朴素又娓娓道来的谈话中,读者们感受到非虚构写作的真实与魅力,眼前勾勒出小镇女人命运的潮汐,激荡出心中令人震撼的能量。
谈及盐镇的写作初衷,易小荷说道:“自己在做媒体的时候就写过很多这种边缘的、卑微的人。上海、北京、纽约这些大城市的故事总是千篇一律的,并且在中国,只有一个北京、上海、深圳,但却有四万个乡镇,这里的故事才是我们知之甚少的、更广阔的真实中国。”
袁凌肯定了易小荷的写作方法与创作态度,同时也对非虚构写作应该如何追求真实性与文学性、如何做好二者平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讲座结束后纷纷向两位嘉宾提问。本次讲座共有150余名现场读者和44.2万网络观众观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