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盛典 > 正文

同护文化薪火·共享和谐生活——青海省文化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海民间小戏》下基层展演

  • 时间:2023-04-15 00:23:33 来源:  作者:  点击:

   春风清拂盈盈的心事,流水静听心灵的声音,四月的天空韵染了芳菲的故事。近日,青海省文化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海民间小戏”下基层展演活动,在海东市乐都区雨润镇汉庄广场、下杏园村、振兴五二厂举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充分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是文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青海民间小戏是省文化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一种独具青海特色的小戏,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小戏主要反映民俗风情、婚俗观念、道德准则等,是研究优秀的民族道德教育,挖掘和了解古代婚俗文化、历史、民俗语言的绝好的文化遗产,具有相当高的传统文化艺术价值。

  

  

  


为传承、保护和普及青海民间小戏,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和厅非遗处的指导下,省文化馆充分发挥保护单位的带动作用,积极申请项目资金,聘请老师创作剧本,编排小戏,进行展演。参加此次展演活动的新编现代小戏剧目《真的假的》倡导惩腐倡廉,坚守廉洁底线,宣扬清风正气;《家庭戏曲赛》该剧通过一对挚爱戏曲艺术的老夫妻,为参加比赛而展开家庭自我评比的热闹场景,积极参与群众文化,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负履请罪》则是讲述了一家三代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当今尊老爱幼、孝亲养老等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三个新编现代小戏剧目自3月11号开始在乐都区雨润镇文化大院(眉户培训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始排练。参演人员都是来自乐都区雨润镇汉庄村的本地农民,同时也是汉庄村眉户剧团的成员,他们有老有少,有曲艺传承人,有年轻的党政干部,也有古稀老人。为了保证作品质量和演出水平,省文化馆邀请到原城西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国家二级演员徐乃平;原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马佳宁两位老师,住在文化大院内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排练。从戏曲的编排到如期展演,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克服一切困难,在两位编导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完成新创作三个现代小戏的排练演出工作,并在排练过程中为他们讲授了戏曲的基本知识,训练戏曲基本技巧和戏曲表演。

  

  


此次为基层小戏,是省文化馆本着切实加强基层农民业余剧团剧目建设,充实农民业余剧团演出内容,提高农民业余剧团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为目的,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创新、发展、传承的一项重要举措。
展演现场,虽然天气不如意,阴雨蒙蒙,但当锣鼓点声敲响,演员们迈着圆场步登上舞台,精致的妆容,洪亮的唱腔,一下就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演员们的精湛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叫好,也让观众们真真切切的从演出中,感受着孝老爱亲、反腐倡廉、和谐社会的小戏曲大故事,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同时,也让群众们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人们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是人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185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