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也叫做仓颉先师,他是我们国家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仓颉诞辰是指仓颉出生的日子,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节期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相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左史官,他有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能观察到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这些形象创造出了文字,替代了当时琐碎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开创文明之基,因此,被人们尊奉为“文祖仓颉”。本次国潮故事会共有近40对亲子家庭通过线上线下报名参与其中。
活动序幕依旧由童谣《仓颉记事》欢乐开场,“一根绳子打打结,能计算数学题。结绳记数办法好,却不能记东西。有个人儿叫仓颉,他发现大秘密。造字流传五千年,记录华夏足迹。”琅琅上口的原创童谣配合着节奏鼓点,孩子们跟着老师领读,通过四句歌词,马上就认识了这位伟大的“造字圣人”仓颉。
在接下来的故事环节中,来自悠贝亲子图书馆的刘学老师身着古代猎人服装,用故事盒子演绎的形式带领孩子们品读了《仓颉造字》的故事,讲述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古老故事,为大家揭示汉字与世间万物之间的奥秘。远古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约五千余年,远古早期的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仓颉的功绩就在于,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
在之后“野外狩猎”的国潮游戏环节中,刘老师带领现场所有孩子模拟古代猎人们进行狩猎。在狩猎的过程中,大家气势十足,跟着刘老师的指令,保持着统一的狩猎动作,最终都收获到了满满的“猎物”,孩子们玩得开心极了。狩猎过后,每个孩子都分配到属于自己的“猎物”,马上开始利用老师教的“结绳记事”、“符号记事”的方法来统计狩猎成果。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字的魅力,还体会到了古人狩猎的乐趣。
故事里的中国节,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和孩子一起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汉字的魅力,一起在欢乐的活动中体验传统中国节,传承中国经典国粹。
猎人们的合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