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6月10日是第七届“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6月8日至6月10日,青海省博物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开展了“同心学习党的二十大 传承非遗共筑梦——流动博物馆进社区”等多项社会教育活动。
6月8日,青海省博物馆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宣传口号走进昆仑路西社区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活动。通过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湟中堆绣技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知识普及和堆绣技艺体验等环节,以具体的本地现代化实例向社区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堆绣”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况,并将法制教育融入到“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我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堆绣技艺体验活动”更是我省博物馆主动地开展以社区居民为活动对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趣味性十足的手工体验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美育工作,增加公众了解地方非遗和非遗项目保护的积极性。
千年文脉延绵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在两千多年的演变中,印章和篆刻艺术始终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让汉字文化在印章这样的方寸之地内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精彩。6月10日,青海省博物馆以儿童和青少年为活动对象,开展了“巧刻橡皮章 认识中国印——橡皮章制作体验”活动,30位文物和历史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参与者们在社教人员的引领下了解了印章的起源、发展和类别,通过“汉匈奴归义亲汉长”印、“青海西左前旗札萨克”印和“大国师”印等文物赏析充分感受了古代工匠们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及印章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故事。橡皮章雕刻内容以省博物馆的精品文物——双人抬物纹彩陶盆为创作元素,让参与者在体验一笔一划的刀笔情趣中更好地认识藏品,感受文物的魅力,同时激发了大家对传统雕刻工艺的兴趣,锻炼大家的耐心与动手能力。
除开展上述活动外,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青海省博物馆还首次推出了“志愿者讲解”服务,分时段为来馆观众提供了“青海历史文物展”和“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的免费志愿讲解,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弘扬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时代新风。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个节日是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着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作为保存历史记忆、展现文化风貌、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的重要载体,青海省博物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掘我省资源优势,通过展览、讲座、论坛、社会教育活动等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在弘扬和保护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博物馆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围绕青海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讲好新时代的青海文物故事,不断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