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作为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首部作品,昆曲《浮生六记》7月27日至29日即将迎来第三轮复排上演。首演时的原班人马——来自南京、昆山的知名昆曲演员施夏明、单雯、由腾腾、李鸿良、裘彩萍、顾骏等再度集结上海,又一次演绎布衣夫妇沈复和芸娘悲欣交集的一生,带领观众领略中国古典文学与戏剧之美。
2019年7月,上海大剧院历时两年多筹备将文学经典《浮生六记》搬上昆曲舞台。时隔四年,制作人林恺笑言,《浮生六记》还能集齐原班人马,足见大家对剧目的喜爱。全剧没有简单再现文字间沈复和芸娘的日常生活,而是把握夫妻二人相知相守的情感内核,表现沈复通过创作《浮生六记》思念芸娘的“悼亡”之痛,在剧作的结构方式上赋予浪漫奇幻的电影质感。编剧罗周表示,“我是用看似奇幻的形式,包裹住了我真正关注的:《浮生六记》之诞生。昆曲《浮生六记》绝不是对沈复原著的戏曲化演绎,而是力图去触摸这本书从作者胸中呕血而出的灼热温度、怦然跃动。”
导演马俊丰在读剧本、排练和观演时多次感动而哭,“中国戏曲永远没法被代替的地方,在于现场演出时情感表达独有的延伸感,营造出不停息的波澜。结合当代审美,我们调动服装、舞美、灯光等一切创作力量去放大沈复和芸娘之间纯粹、浓稠的感情。”
执导《浮生六记》之前,马俊丰只做了小剧场戏曲,“对于戏曲,我是懵的,排练时常说外行话,演员们很厉害,自动把我的话切换到专业频道,下拉菜单,给我各种各样的呈现选项,每次给出的东西还不一样。这几年,随着他们业务精进、生活阅历增长,梅花奖阵容更是让剧目精彩程度水涨船高。”
2020年和2021年,《浮生六记》先后在南京、上海上演,收到热烈反响。2022年于上海大剧院线上演出季“巡演零号站”全网首播,累计获得367万人次播放量,观众纷纷以留言、弹幕的形式表达喜爱之情。剧中,芸娘受制于封建礼教,不能随意出家门,弹幕都在刷“让她出去玩”。上海大剧院开业25周年之际,上海大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共同促成今年的三轮归来,本月初,《浮生六记》已经进入日程紧张的排练。
今年“新科”梅花奖获得者、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施夏明,和梅花奖获得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单雯再次聚首,搭档演绎沈复、芸娘。昆山当代昆剧院副总经理由腾腾饰演沈复再娶的妻子半夏。梅花奖获得者、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李鸿良饰演王婆。“省昆”第三代名家裘彩萍、顾骏饰演沈母、沈复好友张禹门。
为准备演出,施夏明又开始看《浮生六记》剧本和录像,眼泪就下来了。“倏忽间,四年岁月过去了。无论多久,我们都是舞台金童玉女,是最好的搭档。”他表示,“昆曲《浮生六记》是江苏省昆剧院和上海大剧院多年良好合作基础上结出的果实,忠实传承‘南昆风度’,又具备当下美学意蕴。未来有望打造《浮生六记》系列题材,带来大剧场、中剧场不同规格、不同内容的观剧体验,原著中的《闺房记乐》《闲情记趣》等故事细节还有再度创作的空间。如同省昆的‘一戏两看’《桃花扇》、《世说新语》,成为在舞台上留得住的昆曲创作。”
从演员到老师,单雯说自己多了传承责任,“我和小明是一起长大的同学、老搭档,一站在舞台上,举手投足就知道对方要什么,默契十足。我相信这次《浮生六记》比之前更好。大戏成功看节奏,随着经验积累,演员们更加清晰地知道哪里要紧一紧,哪里要松一松。”
“一步步走来,《浮生六记》为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指明方向,在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表达中,呈现更多美好剧目。”上海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方舞台美学’系列已推出三台大戏,《浮生六记》是大剧院在长三角区域文化交融努力发挥重要作用,打造根植江南文化、发扬海派文化的舞台作品。在舞台之外,我们积极开发《浮生六记》文创产品,把文学经典和非遗中蕴藏的中国古典人文雅韵,重新带回当代生活。我们将继续打磨《浮生六记》,促进中华美学和现代表达更好结合,让年轻观众通过舞台艺术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