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圣地 > 正文

沙漠荒山变成塞上绿洲 ——民族歌剧《小老杨》研讨会专家意见摘要

  • 时间:2023-07-22 21:41:43 来源:  作者:  点击:

  

  一部眼前一亮的艺术作品

  杜学文(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这部民族歌剧《小老杨》(以下简称《小老杨》)是我们期待的作品,也是近期以来我省新创剧目中最具特色的作品。目前已经演出了多场,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总体上来看,《小老杨》是一部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舞台艺术作品。
首先,是在内容的表现上《小老杨》有新突破。在表现右玉人民克服困难坚持植树造林的同时,还表现了右玉人民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后如何面对生态与发展的矛盾的问题。这使其现实针对性更为强烈、突出。
其次,是在音乐的设计上,表现出融多种音乐样式于一体的特色。这些音乐设计与演员的表演特色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观众欣赏到了一场中外相融的音乐盛宴。
再次,是显现出我省青年演员的实力。担纲主演的几位演员均为我省三十多岁的青年艺术家。他们基本上也是我省新一代民歌、美声表演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表演非常好,不论是声音,还是形体,都很到位。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新的人才的成长、成熟,使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剧中也比较多地使用了舞蹈的元素。一些舞段的设计非常有创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舞美设计呈现出“一体两翼多样”的模式。所谓“一体”就是设计了可移动与变化的台阶式舞美。这个台阶一直处于表演的中心位置,没有变换。但由于其灯光、辅助声效的变化,使舞台的丰富性得以体现。主要是符合剧情的“沙山”与生态改变后的“绿地”两种地理文化形态,构成了舞美的两个时代、两种地貌。而在此基础上,舞台又变换出更多的意象性场景。如植树工地、荒山、风沙肆虐的情景,以及村庄、林地等等。总之,随着剧情的变化转化出需要的场景,大大丰富了舞台的表现力。

  舍小家为大家
王笑林(原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相较于以往大题材作品的大叙事,《小老杨》以一个小家庭的命运贯穿整个故事,瞬间拉近了剧中人物和观众的距离。尤其剧中人杨树林追忆被风沙带走生命的儿子、也就是全剧精神的象征“小老杨”的唱段,歌词质朴、曲调动人、演唱真挚,打动了许多观众的心。作为艺术作品,其实以小见大更富有感染力,在舞台上也更有独特的魅力,这出民族歌剧显然是做到了这点。难能可贵的是全部演出人员都是我们山西自己的艺术人才,这也为我省今后舞台艺术的创作树立了生动的榜样。
很久没有在剧场听到由乐队伴奏演出的歌剧了,的确震撼人心。演员谢幕后,乐队在乐池升降台里缓缓升起,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小老杨》的故事向观众传递了诸多文化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它不仅仅是一部戏剧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达和表达方式。通过描绘右玉人民战胜黄沙的奋斗历程,该剧展现出了积极向上、勇敢拼搏的精神,唤起人们对于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责任感。同时,该剧还通过深入表达自然环境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呼吁人们不忘本土文化并推动社会发展。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传递使得《小老杨》歌剧成为了一部饱含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杰作。

  有独特的呈现方式
王芳(《映像》杂志副主编)

  总体来说,本剧完成度较高,有独特的呈现方式。具体说三点:一、有“剧”的意识。右玉的故事很动人,很悲壮,但它就是难以构成戏,就像很多历史细节很重大,甚至影响历史进程,但它不是文学,右玉也是,十九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不管其中哪一任有多少牺牲,它也就是一个可歌可泣的同质的事件,当想把它弄成戏时,就会发现前面竟然有座大山。因此,本剧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难能可贵。二、山西元素的成功运用。剧场里能听出山西民歌和山西戏曲音乐,还有山西民族舞的成功运用,这是一种山西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应用,也能勾起山西人内心深处的熟悉感带来的心脏律动。三、关于新时代的发展和思考。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右玉前路如何走,本剧触及了一点,比如沙棘厂的建设问题以及引起的矛盾冲突。绿色资源能否转化成经济收入,本剧貌似解决了矛盾,也许还对一些观众造成了心理上的波荡,但实际上,前路并不明朗。我们的丰碑是不是可以转化呢?绿色是不是可以落脚成文旅?或者在右玉做情景剧?把杀虎口、西口古道、右卫城等连接成旅游景点?或许观众们集思广益,能有好办法呢。

  填补了山西歌剧的空白
杨卫华(原《山西文化》主编)

  这部剧是民族歌剧的大胆创新之作,填补了山西歌剧多年的空白。主题鲜明,弘扬正能量,植树绿化,改善生态,为民造福,是“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右玉精神”的生动阐释!
人物形象生动,成功塑造了县委书记、杨树林一家三口、铁姑娘,四毛等人物。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充满了泥土气息。

  校团联手 共创精品
解玉峰(原吕梁黄河艺术研究院院长)

  第一,校团联手,共创精品,初获成功。从首演效果看,此剧很有精品潜质。
第二,《小老杨》歌词写得非常棒。比如合唱:“打仗的时候,有人堵枪口;和平的时候,有人堵风口;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总得有人牺牲,有人坚守。”铿锵有力,气势夺人,生动提气,点明了主人公的精神支撑所在,富有哲理性。
第三,此剧很有舞台观赏性。不论是歌队的助推情绪,还是舞队的营造环境、外化剧情、延展人物情绪,都把控得恰如其分。纵观全剧,260多人的演出阵容,的确气势宏大,令人震撼。每一幕每一节都处理得比较讲究精细,整个舞台呈现很有画面感。这很难得。

  打造成为精品力作
李成丽(山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小老杨》是一部真正表现“右玉精神”的舞台作品,编创团队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追求上下了大功夫。舞台艺术呈现比较完整,尤其是前两场非常震撼。所有的演唱表演者,都是山西本土的青年人才,看着这么一支年轻的民族歌剧队成长起来,令人自豪、令人激动!希望接下来大家群策群力,将这部由本土人才创作出的作品打造成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绵长的温暖感动与激励
边云芳(朔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小老杨》以歌舞叙事的方式、通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诠释“右玉精神”的内涵,气势恢宏,意蕴无穷,是一台高扬主旋律的舞台艺术佳作。给人的感觉是大气瑰丽,醇厚率真,热烈明丽,和右玉人的性格特点很相似,或者说歌剧这种音乐形式和右玉人的性格特点比较契合,率真、执拗、倔强而且热情,再加上糅合了山西民歌、戏曲的元素,听起来又亲切,可以和观众拉近距离。以明快表现悲壮,以欢乐衬托忧伤,以美好回望苦难,叩击心扉,令人澎湃。再加上风车的意向运用,儿童剧的穿插,优美的唱词,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使整部剧饱满丰沛,韵味绵长,给人以美的震撼。
这是一部弘扬“右玉精神”的优秀舞台艺术剧目,是一场荒漠变绿洲的艺术审美呈现,是一抔怀念逝去岁月的苦涩而甜蜜的家园情怀,一种脚踏大地的现实主义和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相互交织的蓬勃力量,是奋斗是牺牲是苦难是幸福,更是绵长的温暖感动与激励。

  音乐唱段有着地域风味
高红花(太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小老杨》音乐和唱段有着浓郁的地域风味。全剧共有30多处唱段。有大合唱、独唱、二重唱、三重唱、说唱等形式,男声、女声、男女声合唱等不同编排。作曲家臧云飞和王京荣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根据人物设置和实际进行了创作。如《白毛女》中喜儿“北风吹”融合了山西民歌《捡麦根》等民间音乐形式一般,这部剧中的每段唱,都可以听到似晋剧、秧歌或者快板的味儿,那种和着灵魂的晋腔晋味,展示了两人多年的音乐素养和对这方热土的情感积淀。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杨树林的唱“这一声沙退尽”宽广雄厚,深沉圆润;王美娟的唱“我不知道梦是不是已经醒了”如泣如诉,充满爆发力;陈西口的唱“多少年”高亢明亮,韵味悠长;李春兰的唱“有弯弯曲曲的苍河水作证”犹如塞北的风,苍茫辽阔;白妮子的唱“得得得得得”采用秧歌调儿,诙谐流畅;陈秀秀的唱“一铺滩滩小老杨”优美动听,声音清亮……

  在感动中激发共鸣
苏林和(山西省军区干部)

  《小老杨》紧紧围绕一棵小老杨咏唱,既铺开了一群人斗罢黄沙绿满山的壮阔图景,又刻画出个别家庭面对牺牲艰难前行的心路历程。全剧,有高品质的声乐,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有张力十足的群舞,布局精巧、表达细腻,在感动中激发共鸣,共鸣中渐进主题,令人久久难忘。

  经历六七年的打造历程
梁晓萍(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小老杨》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部力作。我本人被深深打动,从剧场里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的实际情形看,他们也被打动了。一,《小老杨》极富意境美,具有双关意味。二,主旋律音乐,风车转呀转的旋律贯穿始终。三,全剧的高潮部分,即小老杨去留命运被生存与发展之矛盾裹挟着凸显了出来时,砍还是不砍这一部分处理得很好。四,歌剧的合唱舞台安排很有见地。《小老杨》是一部由晋派剧作团队精心打造的,无论在选材、主题,还是音乐、唱词,以及舞美、舞蹈等方面都具备了精品潜质和精品底基的力作。这部剧作由创作构思到登上舞台,已经历了六七年的打造历程,相信不断打磨,会成为可看、耐看、值得看的上乘之作。

  唱做念舞呈现全面
赵霖(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主任)

  我认为,这部剧是我省近几年来非常难得的歌剧精品剧目。一是导演对舞台多元的视觉呈现。二是编剧对全剧叙事的把控。三是作曲的音乐色彩丰富。四是演员唱做念舞的全面。保证了这部宏大剧目的成功。

  一辈辈像绽放的山花一样
朱天艺(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教师)

  歌剧并不只是关注某个演员的唱,交响乐的宏大气势、场景的转换,以及灯光、背景、舞美的变化,这些都会让观众对人物、对角色有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舞台前方纱幕,与后区舞美叠加形成视觉延伸的自然景观,将观众带入山西省右玉县特定的晋西北情境中,细小蜿蜒的苍头河,一片片的小老杨,远处隐隐约约的杀虎口边关,绿色略显苍凉,好似诉说着人与自然绵延不绝的情感。尤其是洒下的动感的阳光光束,像温暖而明亮的瀑布,涌动着、宣泄着,流淌着悠悠岁月,璀璨镌刻着在这方水土上“久久为功七十载”,终换得“山河大地花如海”的一辈辈像绽放的山花一样朴素而坚毅的右玉人奋斗的故事。

  显示艺术家的匠心创造
李景平(《中国环境报》高级编辑)

  生态文明时代,产生一部生态题材的民族歌剧是必然的。但是,我套用一个时髦的问句:为什么是《小老杨》?
所以直到坐在剧场里看《小老杨》的时候,我还在想,右玉种植了满世界的树,为什么创作团队偏偏瞄准了要写这个“小老杨”?看完歌剧或者说看着歌剧,我终于明白了:小老杨,那是他们创造的一种独一的富有典型意义的审美意象:生态意象,生命意象,精神意象,灵魂意象。
这样,小老杨不是生态意义的小老杨,而是生命意义的小老杨,精神意义的小老杨,灵魂意义的小老杨。这样的提炼、深化、升华,显示了艺术家的匠心创造。不看《小老杨》,我不会选择小老杨作为书写对象审美意象。看了,我感觉出它的独创。因为独创,我为之称绝。因为独创,我为之欢呼。(李婷婷)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wlxx/202307/t20230721_89766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