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大同古城东南邑
忻州古城夜景
2023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大会
山西第九次旅发大会
憨山文化旅游景区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
王莽岭
恢弘大气的云冈石窟,用千年的微笑迎接着八方来客;借助“旅发影响”,国际文旅产业合作对接会搭建对外宣传推介平台,把山西讲给世界听;依托一个世界级文化IP,盘活一座古城,扩展一个“朋友圈”,吸引一批重要客群……仲夏夜,我省第九次旅发大会在大同启幕,让山西以饱满的热情与四海宾朋再次来了个“双向奔赴”。
省委、省政府将文化和旅游工作作为山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抓转型必须抓文旅,抓文旅就是抓转型”,在省第九次旅发大会上,省委书记蓝佛安的讲话掷地有声,令人振奋。当前,山西正全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描绘“诗和远方”新画卷,谱写着一曲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华章。
龙头领跑 景区建设步履铿锵
时间的确偏爱山西这片土地,留下许多它走过的痕迹。
在山西,千年风韵随处可见,历史脉动触手可及。220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点燃了人类第一把圣火;4000多年前的陶寺遗址,丈量了“最早中国”的寒来暑往;1500年前的北魏平城,强健了走向盛唐的民族之魂;500年来的平遥古城,层层累积着一代又一代晋人的家国梦想和生命呐喊。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表里山河,巍巍太行,浩浩黄河,雄伟长城,人文殊胜,异彩华章。从晋侯鸟尊到雁鱼铜灯,从侯马盟书到木板漆画,从广灵剪纸到山西面塑……三晋风物,钟灵毓秀,一眼千年,“晋”在眼前。
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事关山西的文旅康养产业能否在2030年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山西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聚焦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我省集中力量推动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三大世界遗产保护开发,创新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核心竞争力,实施“旅游景区9+13梯次打造培育计划”,盘活景区旅游资源。截至目前,全省有A级景区312家,其中5A级10家、4A级128家,正在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到“十四五”末,全省A级景区将翻一番,达到500家以上。
围绕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我省布局构建干线串联、支线循环、面上成网总里程13060公里的三大旅游板块路网格局。目前,串联起沿线112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315个非A级旅游资源点,还有沿路的571公里慢行步道、85个驿站、38个房车营地、114个观景台,真正实现“快进、慢游、深体验”,让游客停下来、慢下来、住下来。
随着504个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的确定,“三个人家”成为我省独有的旅游品牌。我省39村6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依托三晋地域饮食特色优势,打造一批体现地域特色的高、中、低档餐饮企业,新增“小而美”的特色化跨界住宿业态,乡村旅游成为新亮点。
破题出圈 “康养山西”渐入佳境
炎炎夏日,何处享清凉?“季节游”如何成为“全时游”?来一次山西就能找到答案。
太行、吕梁两山夹抱,一条汾河贯穿南北,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夏季气温昼夜温差约10℃左右,山西,成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上盛夏妥妥的“清凉湾”。
“26℃的夏天,是山西送给朋友们的最大‘热情’!”在“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第三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大型采风活动启动仪式上,省文旅厅副厅长李贵一语道出山西丰厚的“夏养家底”。在随后的采风活动中,来自全国的主流媒体代表从太原出发,一路向南,深入巍峨太行,探访古镇新生,感受温泉民宿,触摸三晋大地的康养脉动。
近年来,山西在挖掘康养底蕴、讲好山西故事中持续创新,不断“出圈”“出彩”。立足康养资源优势,我省整合山地、生态、气候、森林等资源,推出山水度假、特色文化、避暑休闲、温泉疗养、中医药疗养等系列产品,力求让广大游客充分享受业态丰富、热点集聚、功能复合且IP鲜明的康养产品服务。
连续成功举办3届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出台《山西省“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等一揽子政策举措,举办全省文旅康养市场主体政银企对接会等活动,激发文旅康养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省文旅厅多维施策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引领更多市场主体“活”起来。
小径清幽,木屋雅致,空气中都是负氧离子的味道。“真心觉得这里靠谱,以后每年都要来住一两个月。”来自河南焦作的王国庆有10年的糖尿病史,今年3月来到晋城泽州南寨合聚医养基地,入驻智慧医养公寓。房间配备的红外健康探测器、睡眠监测带等智能设备,每天准时报告身体健康指数,还能陪他聊天解闷,吃饭有为其量身定制的食谱,一个月下来,身体指标正常了。
随着省文旅厅发布的国内首个《文旅康养示范区评定规范》地方性标准,全省正在布局建设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覆盖了全省43个县(市、区),推动太原晋源区、大同浑源县等10个县区打造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逐步深入人心。
同时,我省推进长城国家公园(山西段)建设,编制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完成10个长城重要点段文化内涵挖掘和概括提炼工作,争取9个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3.52亿元专项资金落地我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精准营销 打造现象级IP
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山西,从未停止过文化强省的建设步伐。
话剧《右玉》等3部作品入选中宣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京剧《文明太后》等6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全省“梅花奖”46人次50朵,中国戏曲小梅花增至250朵,均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25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6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万余个,全部免费开放。
近年来,三晋大地上到处演绎着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入夜,晋阳湖大型水上实景演艺《如梦晋阳》上演,向观众讲述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再回相府》《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等沉浸式实景剧相继登台亮相,成为我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推器”;太原市钟楼步行街等3家单位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文旅融合“1+1>2”成效显著。
聚焦文旅融合,近年来,山西省文旅系统在打造精品IP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让三晋大地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品牌塑造,离不开宣传营销的出新出彩。
当前,我省整合各级资源,形成全省“一盘棋”宣推合力,省市县联动打造山西文旅营销体系,重点强化新媒体和OTA平台运用,由形象宣传向市场营销转变,由传统宣推向数字化覆盖转变,由媒体推送向参与式营销转变,由省级政府部门主推向多层级、多领域共同发声发力转变。
“以我‘走南闯北’的经验,坦白地讲,山西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宣推力度和方式,在全国都是相当给力的。”我省第九次旅发大会期间,来自山东的旅行商韩小虎发自内心地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山西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在2022年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山西文旅抖音号粉丝由20万增至50余万,视频点赞量由120万突破550万人次。抖音“山西好风光”播放量达14.6亿次,山西刀削面2.8亿次。今年上半年,全省宣推文旅融媒体产品4000余条,阅读量5273万+,全网曝光量达2.7亿次。如今,山西文旅新媒体宣推正在加速冲刺全国第一方阵。
“东方甄选”的到来,更让低调的山西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展现山西之美的宣传大片、董宇辉推荐山西的小作文、美轮美奂的山西古建、丰富精彩的山西非遗……这些力荐山西的文字、视频,让全国网友从多元视角发现了山西之大美。6天直播,销售山西老陈醋、刀削面、沁州黄小米等“山西好物”达1.3亿元,短视频播放量超6亿、话题播放量登上热搜榜单20次、约1.1亿国人观看直播。爆火全网的现象级事件,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也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了崭新气象。
夯实基础 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
一揽子贴心暖心的惠民措施,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亮点活动,点燃了民众的出游热情。今年上半年,全省文旅市场整体回升明显,文旅消费供需两旺,全省66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853.24万人,同比增长179.43%;累计门票收入11.71亿元,同比增长341.93%;累计经营收入21.19亿元,同比增长294.45%。
数据背后,是人们参与旅游、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也催生了资源要素的市场调配。面对民众的美好期许,山西文旅人沉下心来,从供需两端发力,精准对接需求,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不断提升文旅供给的质量水平。
一头连着“诗和远方”,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养等要素,我省聚焦服务设施提档升级,赋予旅游审美、文化意蕴和消费便利,提升游客获得感、安全感及满意度。
入夜,钟楼夕照,华灯亮起,白日里青砖长石、阔顶高廊的青灰色民国式建筑群,霎时身披霓虹,一片璀璨。伴着特色民俗乐曲和灯光秀,老鼠窟、华泰厚、乾和祥等众多老字号门店热闹非凡,重现千年古街风貌……
不只是省城的钟楼街,围绕“吃”,全省各地都在规划美食街区、休闲广场,培育一批特色老字号餐饮名企,打造山西美食、山西菜系品牌,引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美食餐饮;围绕“住”,我省打造高品质星级酒店,建设特色民宿、精品民宿,发展度假酒店、主题酒店、汽车旅馆、智慧酒店等,提升旅游住宿承载能力和旅游餐饮服务水平;围绕“娱”,各地配套建设大型综合游乐设施、体育设施、主题游乐园等,在景区、剧场等打造精品演艺项目,打造游乐体验新场景……
旅游是口碑经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塑造和维护良好形象,是关系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大事。在省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围绕“营造良好旅游市场环境”这一主题,各方在交流中凝聚力量。
接下来,我省将围绕窗口服务、市场经营、城市客运、消费价格、景区周边环境等重点,开展“吃住行游购娱”相关领域专项整治,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建立旅游服务“好差评”制度,深入开展旅游交通环境、游览环境、住宿环境、餐饮环境、旅游安全治理行动,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同时,壮大市场主体,助推文旅振兴,加快打造吸引游客的热点门户,高标准建设文旅康养集聚区,全力推动景区景点提质升级。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做大做强做优文旅业正当其时、恰逢其势,山西正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奏响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新乐章。(山西日报 张婷)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