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历史 > 正文

课堂搬进博物馆

  • 时间:2023-07-29 22:11:14 来源:  作者:  点击: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下西洋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7月5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跟着郑和下西洋——南海博课堂进校园”在琼海市嘉积第二中学开课,200余名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充满好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加深了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理解。

  把课堂搬进博物馆,让研学充实假期。近年来,在中小学生的研学路线里,博物馆成了热门目的地,各地博物馆也积极发挥育人优势,推出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博物馆已成为研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

  在海南省博物馆,该馆立足展陈和文物资源,推出“南溟学堂”研学系列课程。如结合“木中皇后——海南黄花梨陈列”推出“黄花梨的小‘心’机”课程,根据“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设计“香从何处来”课程,依托“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开发出“海底‘淘’宝攻略”课程,基于“方外封疆——海南历史陈列”打造“考什么‘古’”课程等。在研学中,讲解员变身研学导师,引导青少年在互动体验学习中,进一步认识海南的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条件享受博物馆的资源。为了让博物馆的研学功能触角伸得更长,省博物馆开展“流动博物馆”活动,带着博物馆资源走进深山、走进乡村,让更多孩子感受博物馆的魅力。

  在五指山市通什镇福关村、毛阳镇毛兴村等地,“流动博物馆”里开设了“直播间”,孩子们化身小主播,在讲解员老师的指导示范下,学习讲解技巧,围绕海南省博物馆文物、文创进行讲解与推广,使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家乡的悠久历史。

  博物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海口市第二中学历史教师李蕙君说,博物馆里的研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通过实地参观,他们更能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融入古今之变,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原标题:课堂搬进博物馆

          博物致知 人文化成

  记者:刘晓惠

  

  

  (编辑: 符月娇)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whww/202307/t20230728_34636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