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概况 > 正文

澧县戴家屋场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 时间:2023-09-17 01:26:46 来源:  作者:  点击:

  

  戴家屋场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火连坡镇,地处王家厂水库最北端的开阔岗地上。遗址西南侧原为涔水自西北流向东南,现为水库淹没范围。遗址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220米,面积约22000平方米(图一)。2022年夏季因天气极端干旱、枯水而被发现,地表可见大量早期陶片和黑色燧石块等。

  

  图一 戴家屋场遗址发掘前航拍照

  为抢救文化遗产、了解地区历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2022)第1577号、考执(2023)第724号],2022年10月中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省文物保护利用中心)联合澧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和澧县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中心进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022年年底因疫情管控等原因,发掘工作开展较缓慢,至2023年6月中旬完成田野发掘工作。现将此次发掘收获简要介绍如下。

  一、发掘概况

  本次发掘分两阶段进行: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因临近水库,遂选择地势较低的遗址南部作为发掘Ⅰ区,发掘面积100平方米。2023年2月至6月,选择地势较高的遗址东部区域作为发掘Ⅱ区,发掘面积近600平方米(图二)。

  此次发掘共揭露各类遗迹共计70余处,其中灰沟8条,灰坑62个,另有少量柱洞,未见明显呈规律分布的柱洞遗迹。较为重要的发现是在遗址发掘Ⅱ区发现的3条壕沟,壕沟内出有大量皂市下层文化时期遗存。

  

  图二 戴家屋场遗址考古发掘区分布

  二、地层和遗迹堆积

  遗址的地层堆积按发掘区不同,略有差异。发掘Ⅰ区因地处遗址南部坡地,地层堆积相对较多。在①层下依次叠压有明清、唐宋和新石器时代的地层(图三)。发掘Ⅱ区内大多在①层下即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或生土层,少数区域的①层下叠压有②、③层新石器文化层(图四)。

  

  图三 发掘Ⅰ区TS15E03、TS14E03东壁剖面照

  

  图四 发掘Ⅱ区TN04E14北壁地层剖面照

  灰沟8条,其中在发掘Ⅰ区发现4条灰沟,均为自然冲沟。在遗址东部的发掘Ⅱ区亦发现4条灰沟,其中以G6、G7体量最大,为遗址东部外围的壕沟(图五),G6年代稍晚于G7。

  G6,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②层和生土层,分布于发掘Ⅱ区东侧的TN04E18、TN02E18、TN02E20和TN00E20等多个探方内。G6内填土堆积可分为3层:第1层为浅褐色黏土,夹杂较多红烧土块,包含物有陶片、红烧土块、黑色燧石片、石器等;第2层为灰褐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夹杂少量红烧土块,包含物有陶片、红烧土块、黑色燧石片、石器等;第3层为褐色黏土,土质较致密,较纯净,出土遗物稀少(图六)。

  

  图五 发掘Ⅱ区发现的壕沟遗迹航拍

  

  图六 TN02E18东北部G6剖面照

  灰坑62个,大多为不规则形状的弧形圜底坑,灰坑填土中大多都有红烧土夹杂。少数灰坑内填有大量红烧土块,例如H10和H32(图七、图八)。

  

  图七 TN04E14内H10发掘前

  

  图八 TN02E18北部发现的H32

  二、出土遗物

  遗址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主要有陶器和石器,大多出土于各类遗迹中,文化层中数量较少。陶器主要有夹炭、夹砂红陶、红褐陶为主,见有少量泥质陶,器型主要有高领罐、圈足盘、双耳罐、釜、支座等。纹饰多见绳纹、刻划纹,少量戳印纹,大多圈足盘下部见有各类形状的镂孔(图九至十二)。

  DSC_5481

  图九 TN04E16G7出土陶罐

  DSC_2960

  图十 TS15E02G3出土夹炭红陶罐

  DSC_2842

  图十一 TS15E03⑥层出土红陶盘

  IMG_20230413_081642

  图十二 遗址出土双耳罐口沿

  石器为磨制石器、黑色燧石器和燧石石片等,磨制石器主要为斧、锛、凿等。黑色燧石器见有环状器和长条状装饰品,以黑色燧石石片较多(图十三至十五)。

  DSC_4316

  图十三 H1出土盘状器

  DSC_4365

  图十四 H7出土石斧

  DSC_4326

  图十五 TS12E07⑥层出土黑色燧石器

  三、结语

  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虽仅发现灰坑和灰沟遗迹,未见居址和墓葬等其他遗迹,但仍揭露出遗址东部的皂市下层文化两个阶段的外围壕沟遗迹。遗址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基本为皂市文化时期的遗存,内涵较为单纯,未见更早或稍晚时期的遗存。这一发现为研究湖南皂市下层文化时期的人群分布、社会状况以及湘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gzdt/202309/t20230908_294803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