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六安市坚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产品供给并重,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阵地建设。162家公共文化场馆常态化免费对外开放。全市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共接待客流288余万人次。新建城市阅读空间21个。六安市图书馆荣获“安徽省十佳阅读推广空间”称号。
聚焦产品供给。开展《少年蒋光慈》《大别山之恋》等优秀剧目展演。打磨提升六安红色革命歌曲。大别山民歌《送哥当红军·八月桂花遍地开》荣获第二届长三角原生态民歌邀请赛最佳创编奖。现代庐剧大戏《西庐弯弯》入选2023年省戏剧孵化计划大戏项目。
聚焦品牌活动。举办“社区一家亲 文化进万家”“乡村文化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3.1万余场,参与群众达268万人次。其中,暑期面向广大青少年举办阅读推广、公益艺术培训等活动1800余场,参与人次达10万余人次。
聚焦人才培养。举办2023年度全市文旅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和革命文物场所讲解培训等。打造“皋城文艺课堂”品牌,开设乡村艺校、社区艺校课程648班次,培训学员1.3万余人次。举办“皋城之星”新生代歌手大赛,挖掘30余名六安本土新生代歌手。选拔省级乡村文化带头人133人。
聚焦融合创新。探索文艺演出+非遗展演+旅游等文旅融合模式,开展“皖美阅读”奇妙夜、“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大别·乡宿艺术之旅”巡演等文旅融合活动,线上关注度达200余万人次,拉动夜间文旅消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