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引资 > 正文

湖南日报|“静态”保存, “活态”传承

  • 时间:2023-11-16 08:57:53 来源:  作者:  点击:

  4000幅民俗摄影展览,千人苗族银饰服饰巡游,凤凰县在节会中传承民俗文化——

  碧水沱江,云蒸雾绕,银铃叮当,苗歌悠扬,满城风景入画来。

  11月10日,凤凰古城烟雨朦胧,2023年中国·凤凰第六届民俗摄影双年展暨第九届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两大精彩活动,在此盛大举行。

  来自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区33支队伍1000余名苗族同胞,身着民族盛装,走进凤凰古城,开展千人巡游;五湖四海的摄影家、八方宾客,镜头紧跟着这场精彩绝伦的民俗文化盛宴。

  “我有嘉宾,击鼓吹笙。”“叮叮叮……”北门码头、古城街巷,鼓笙伴奏,千人银饰服饰叮当作响,宛如一场盛大的交响乐。身着精美苗族服饰的阿哥阿妹撑着雨伞,沿着文化广场、雪桥,踏着木桥、跳岩,整齐划一,横过沱江。

  花鸟草鱼、山川树木等服饰纹样,方形、圆形、棱形等图案,或鲜艳或淡雅,美不胜收……苗族服饰亮丽夺目,盛装队伍光彩熠熠,徜徉在古城,目之所及,皆是风景。以古城为秀场,活态演绎多姿多彩的苗族服饰、银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演着“最炫民族风”。

  “世间尽美在凤凰,天下宾朋聚歌乡,苗歌声声胜天籁,古腔古韵美名扬……”雪桥上,一首原生态苗歌似从指缝流出,停留耳畔、穿越山谷。苗家阿妹向八方宾客献上香醇的拦门酒,唱起迎宾歌,打起苗族花鼓,原汁原味的苗族传统民俗深入人心。古城里,还聚集了数十名非遗传承人,向游客嘉宾展示手工纸扎、手工制茶、蜡染制作、蜡染浣纱、银饰加工、苗绣、小草手编等非遗民俗文化。文化广场中间,一只凤凰雕塑展翅欲飞。苗族同胞和广大游客,围着“凤凰”载歌载舞,奏响民族团结的乐章。中午时分,血粑鸭、苗鱼、腊肉等凤凰特色美食摆盘上桌,一碗米酒、一口菜,千人长龙宴让广大宾客醉在苗乡。

  盛大的巡游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齐聚于此。摄影民俗展同样精彩亮眼,在凤凰文化广场、古城各主要街道、沱江两岸,展出主题摄影展、金像奖名家邀请展、“文化足迹”摄影作品联展、驻村摄影师联展、旅拍及凤凰景区联展等4000幅优秀摄影作品,多彩的民俗风情、美丽的自然风光,“静态”的作品,记录着凤凰的“山乡巨变”。

  来自深圳观展的刘女士,在作品《赶场禾库镇》前驻足:“拍摄的角度很独特,照片很有冲击力,这不仅是一张照片,它记录的是文化。”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sxxw/202311/t20231113_322818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