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动态 > 正文

《海南省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问世 “海外邹鲁” 典籍可考

  • 时间:2023-12-09 00:34:46 来源:  作者:  点击:

  

  

  【编者按】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海南省古籍普查登记目录》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也是我省文化事业的一项新成果。海南文教事业在明清以后迅速崛起,被誉为“海外邹鲁”,古籍对当时士子的启迪,功莫大焉。

  在古籍普查、保护和整理方面,海南成果不断,早在2014年10月就得到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表彰,海南省图书馆被授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海南省图书馆乔红霞、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陈秀云被授予“全国古籍保护先进个人”称号。

  在《海南省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问世之际,记者专访了省图研究馆员乔红霞,了解更多普查背后的细节。

  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自2007年实施以来,对古籍——即书写印刷于1912年以前,又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进行了全面保护。海南省的古籍保护工作,由海南省图书馆(海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负责。

  古籍保护包含古籍普查、珍贵古籍名录发布、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选、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古籍标准书库建设、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古籍讲座展览和服务、古籍整理出版等,其中普查是古籍保护的首要任务。《海南省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问世,标志着全省古籍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

  

  《海南省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封面

  14家单位和个人——2240部,23807册

  记者:《目录》收录范围是哪些?海南省古籍普查工作较其他省份有哪些特点?

  乔红霞:《目录》普查登记范围主要为我国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一般是书写印刷于1912年以前,以稿本、抄本、印本、拓本等形式行世者,海南刊写的古籍,收录年限至民国初期。

  海南省图书馆(海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实施全省古籍保护工作,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古籍普查登记、清点、编目整理、修复及数字化加工等。海南省古籍普查,依照《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和《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手册》,面向全省公藏单位和私人收藏开展普查登记。

  2009年1月,海南举办了首届古籍普查培训班,向全省25家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馆长和学员宣传政策、布置任务、传授古籍普查基础知识,全省古籍普查工作正式开始。当年面临的状况是:古籍收藏分散、数量(部、册)不清、保护基础薄弱,有的单位古籍长期堆放,虫蛀、粘连、破损严重。多数图书馆人员有限,用于古籍的专业人员奇缺,没有古籍书目,也不能提供服务。与当时国内其他省份馆藏古籍基本实现机读编目,读者可以远程检索,到阅览室阅读古籍的情况,有天壤之别。

  当时有古籍而且能够参加古籍保护工作的单位仅有5家,即海南省图书馆、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海口图书馆、海南大学图书馆、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名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只有2家有简单编目。古籍普查如同大海捞针,发现与普查同时进行,既要宣传普及国家古籍保护政策,发展新的古籍收藏单位或个人,又要按照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填写普查项目,清点、分类、编目,清理好收藏单位古籍家底,因此,大家最终看到的《海南省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有14家单位和个人参与,其中10家公藏单位,4家民间收藏,收录古籍2240部23807册,做到部、册清晰,并非易事。

  记者:古籍普查者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开展古籍普查需要哪些技能培训?

  乔红霞:单位有古籍专业人才,是开展古籍普查工作的前提。古籍普查岗位,按照角色分工,至少有普查、单位审校、全省古籍普查总审校、系统管理员四个岗位。在系统正常运行下,古籍普查需要具备对古籍的敬爱态度、古典文献学养,具有古籍分类编目、繁简体字辨识、古籍书影扫描能力,因为岗位责任不同,技能要求高度和重点有所不同。

  为了做好全国古籍普查工作,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各省分中心,均开展了古籍普查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涉及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使用、古籍分类编目、古籍版本鉴定、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古籍保护管理等。

  海南善本古籍稀缺珍贵

  记者:海南古籍普查涉及哪些门类?有哪些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海南省珍贵古籍名录》?

  乔红霞:海南古籍普查登记覆盖了经、史、子、集、丛、新学等内容,版本以汉文刻本为主,有刻本、稿本、抄本、活字本、套印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类型。

  

  海南省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书影。

  在进行古籍普查的同时,我们开展了古籍的分级分类保护工作,组织省内各公藏单位参加了第二批至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有三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分别是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一卷【明徐氏东雅堂刻本(编号05348)】,于2009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藏《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玉篇广韵指南》一卷【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黄氏集义书堂刻本(编号12478)】、《诗法》十卷【明嘉靖至万历间复古斋刻本,乐嗣炳跋(编号12871)】,于2020年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同时“乐嗣炳跋”首次出现于《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13年,海南省开展了《第一批海南省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海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选工作,明刻本《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东坡诗选》《大学衍义补》等54部古籍入选,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入选“第一批海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记者:普查过程中,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发现?

  乔红霞:全省古籍普查的核心技术是古籍版本鉴定,破损、稀缺并存,版本鉴定多有不易。支撑《目录》的重大科研发现至少有两项:一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乐嗣炳先生遗赠海南的古籍“乐嗣炳专藏”的命名和价值发现,二是关于海南历史遗存古籍来源的考证。

  根据这两项科研发现,得出海南古籍资源的总体结论:海南省古籍资源专题特色突出,善本古籍稀缺珍贵,普通古籍亦可见证海南历史发展变迁,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

  赋能海南文化旅游

  记者:古籍普查,一般有基本项目就可以了,为什么还选择扩展项?

  乔红霞: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规定体例,《目录》基本项目有古籍普查登记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及存(缺)卷,是必备项目。

  《目录》在必备项目外增加了“版式”,作为扩展项目,这样便于审校时对版本进行审核、确认或纠谬,也为读者使用该书提供了版本特征。

  记者:摸清海南古籍家底,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什么积极意义?

  

  海口图书馆藏清光绪琼州府刻本《海忠介公备忘集》书影。

  乔红霞:《目录》是全省古籍收藏的联合目录,揭示全省古籍收藏的现状,摸清海南古籍的家底,填补省内收藏单位古籍业务的空白,便于更好实施保护。为读者全面了解海南古籍,利用古籍开展整理和研究,提供了治学门径,也为下一步编写《中华古籍总目·海南卷》,开展海南省古籍数字图书馆建设奠定了基础。

  《目录》初步理清海南古代藏书脉络,如海南古籍与海南古代著名藏书楼——宝敕楼、琼雅堂,海南古籍与海南现代旅游景点五公祠、琼台书院、东坡书院,海南古籍与历史文化街区达士巷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赋予海南旅游更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目录》展示了海南珍贵的古籍收藏和历史文化,将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树立历史文化自信。譬如东坡文化,是海南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目录》收录全省东坡古籍十余部,包括古籍普查伊始,省图书馆采访的明刻本《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相信经过修复、整理,这批古籍一定能在弘扬东坡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目录》的编写出版,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海南古籍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编辑: 肖映雪 ​ 图片:乔红霞)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ywdt_55370/gzdt/202312/t20231206_35435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