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盛典 > 正文

锤炼本领强素质 图书馆员展风采——2023年文化和旅游人才跟班学习心得体会

  • 时间:2023-12-30 05:43:28 来源:  作者:  点击:

   金秋九月,经组织选派,我有幸作为15名馆员当中的一员,赴国家图书馆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此次学习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古籍修复和缩微技术,今年年初才入职的我,能在国家图书馆这样高起点的地方学习,我万分珍惜,同时也收获满满。

   古籍修复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尊重原有的形式上,找到最合适的修复方式,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跟班学习期间,我主要学习并尝试上手修复了清朝的画作和民国时期的书页。古籍修复复杂且耗时,需要细心耐心的品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一是要保护原始特征。修复古籍的目的是保护和恢复其原始状态,修复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古籍的原始特征,避免过度修复或改变。二是要细心做好前期工作。古籍可能存在破纸、脱页、裂痕等情况,修复前要细心观察并记录破损情况,再按照不同的修复方法进行处理。国家图书馆的老师指导我们在修复前对修复对象先行拍照,再根据修复对象特点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如果是泛黄书页,修补用纸也需自行染至颜色无限接近需修复的书页。三是要适合的修复材料和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图书馆的老师们非常重视修复材料的选择,为了让染出的纸张自然持久,操作间像个大厨房,茶叶、蒸笼、水壶等一应俱全。四是要系统学习。古籍修复不仅需要细心和耐心,更需要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初接触古籍修复的“小白”,跟班学习期间,我通过多渠道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修复方法和技巧。五是要有敬畏心。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陈红彦主任告诉我们,古籍修复工作需要工匠精神、要有敬畏之心。修复工作看中的是修复质量,好中求好,精益求精,要耐得住枯燥和寂寞。

   在国家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老师们为我们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重点学习和实操了传统拍摄缩微、胶片存储、阅读器的选择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国家图书馆缩微技术应用方面的顶尖人才,老师们时常谦虚地说自己的工作很简单,只是“傻瓜式”操作仪器,但在闲暇时,他们会钻研相关文件和专业书籍,之所以能形成一卷卷保存完备的胶片,靠的是专业知识与精湛技术、经验积累与不断的学习研究。

   敏而好学、谦虚务实,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这是在国家图书馆跟班学习中留给我的宝贵财富。我要将此次学习成果应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尽快提升专业技能,为省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206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