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资讯 > 正文

李爱武: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 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 时间:2024-01-13 01:50:12 来源:  作者:  点击:

  1月3日至4日,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会上,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以《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 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作交流发言,分享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湖南经验。

  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 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首倡之地。近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放大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探索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新经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 坚持以全域视野 谋划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我们坚持把文化和旅游摆到促进乡村振兴的大局中去谋划。

  1、把文化和旅游作为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引擎。

  深入全省1462个乡镇(村)开展惠民活动4790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得“深入浅出”、讲得“有滋有味”,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第十九届群星奖评奖中,我省7个作品入围,创近9年来新高。

  2、把文化和旅游作为提升乡村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

  深入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门前十小”示范工程,创建“最美潇湘文化阵地”140个,努力构建适应基层群众需求的“十五分钟文化圈”。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完成率分别为138%、127%。

  3、把文化和旅游作为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载体。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凤凰县为发展全域旅游,引进社会资本9.8亿元,完成全县17个乡镇的给排水和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用“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4、把文化和旅游作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深入实施《湖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全省启动支持建设100个乡村旅游精品民宿聚集区、100个乡村旅游精品营地、10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100个乡村旅游精品廊道。

  二 坚持以示范引领 带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全省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探索形成了一批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湖南模式”。

  1、“红色演绎”模式。

  通过深化“红色旅游+”产业融合,把红色故事演绎得更加生动。韶山市韶山村已有70%的村民参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48万元,人均收入达3.5万元。

  2、“非遗破圈”模式。

  让非遗产品从束之高阁的“珍藏品”,变成人民群众身边的“日用品”和“消费品”。全省50多个县设立非遗工坊160家,累计带动7.2万人在家门口就业,助力6.8万人致富。

  3、“资源联姻”模式。

  充分利用各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组成“联合舰队”抱团发展。建设沿武陵山、罗霄山集中连片相对落后地区13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辐射带动近1000个村发展。

  4、“湘村雅居”模式。

  在全国率先出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推动村庄建设标准化、景观化,打造手艺村、美术村、摄影村、书法村、戏剧村等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

  5、“地标活化”模式。

  盘活地理标志农产品、文化地标等地标资产,让乡村更火、地标更靓、品牌更响。长沙县金井镇,以“茶”为题,以“旅”为媒,深入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年接待游客10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0万余元。

  6、“节会促兴”模式。

  从省到村全覆盖,做大节会经济,做强节会品牌。2022年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在龙山县八面山景区举行,直接营收达1273万元,是2021年该景区的年度总营收之和。

  7、“IP塑旅”模式。

  原创本土IP或借势品牌IP,整合延伸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把IP变成可触摸、可体验的产品。浏阳市小河乡围绕“画里小河”IP,加大资源整合,画里小河生态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带动地方增收5000万元以上。

  8、“湘贤引领”模式。

  深度挖掘乡贤资源,培育新乡贤队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新格局。邵阳市隆回县向家村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能人向长江同志积极探索发展文旅融合新模式,解决了数百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该村成为我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培训观摩教学点。

  三 坚持以高位推动 保障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主要做到了“三个纳入”。

  1、纳入全省重大决策部署。

  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亲力亲为抓落实,将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及增速纳入湖南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实施办法,推动1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

  2、纳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

  以办好省级旅游发展大会为抓手,统筹资金、项目、政策等要素向乡村地区集中。目前,两届旅游发展大会共铺排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436个,总投资达495亿元;其他市州投资3亿元以上的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共163个、总投资1230亿元。

  3、纳入全省重大人才计划。

  省委将“湖南省文旅人才支持计划”纳入全省九大人才计划之列。制定《芙蓉计划湖南省文旅人才支持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从2022年至2025年每年公开评选100名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各地依托“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程和“千名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成功引进一大批返乡成功人士投资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创新思维、扎实工作,不断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探索新经验、贡献新力量。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wlyw/202401/t20240109_326213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