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资讯 > 正文

“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 时间:2024-02-05 01:30:46 来源:  作者:  点击:

  1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揭晓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全国榜单,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以下简称“壳丘头遗址群”)成功上榜,成为2023年全省唯一入选的考古项目。遗址群出土的水稻遗存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是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新的确凿证据。

  壳丘头遗址群包括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是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自2017年起,壳丘头遗址群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平潭综合实验区遗址公园保护与发展中心联合多次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其中,西营遗址距今7300-6500年,是福建沿海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壳丘头遗址距今6500-5000年。此次出土水稻遗存正是考古专家在西营、壳丘头遗址中浮选出的,出土陶片上的植物印痕也可分辨出稻、粟、黍痕迹,残留物分析同样发现稻、黍、粟、豆类等农作物淀粉粒。植物考古研究表明,稻和粟在距今4800-4600年前传入台湾地区。西营、壳丘头遗址的新发现,不仅揭示出各时期海岛史前人群的农业生产活动,也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新的确凿证据。

  此外,西营遗址还发现了人骨遗存,人骨碳十四测年结果为距今约7300年,初步研究表明,平潭史前人群和中国南方及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而壳丘头遗址发掘出的陶器遗存,与金门富国墩遗址、台湾大坌坑遗址存在相似性,显示出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关联。“这些遗存为我们探讨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传承、交流、互动,以及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起源和迁徙提供了直接材料。”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永平表示。

  壳丘头遗址群的系列考古重大发现,不仅建立了东南沿海岛屿地区距今7500—3000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全面揭露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7000年以来的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还在多学科研究支撑下,探索了南岛语族早期人群体质特征和生计模式,让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特征逐渐清晰。

  “以壳丘头遗址群考古重大发现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进展,以及对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深入认识,使我们可以尝试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东南模式,窥探内陆文明向海洋迁徙的特征规律,了解海洋文明的起源、发展、扩散历程。目前,相关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福建省文物局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表示。

  (省文物局)


原文链接:https://wlt.fujian.gov.cn/wldt/btdt/202401/t20240131_638942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