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市场 > 正文

黔南:民俗继传统 文化过大年!

  • 时间:2024-03-02 01:10:25 来源:  作者:  点击:

  

  抓住春节的尾巴,趁着春光灿烂,来黔南吧。好山好水孕育多彩文化和勤劳朴实的人儿,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也孕育了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布依、苗、水等37个民族,6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3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黔南推出春节体验年俗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产品,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来黔南,文化过大年!

  

  黔南春节年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踏春过大年精品旅游线路:都匀绿博园——格多苗寨——总阳布依寨——独山拉然小镇——天洞景区——三都水族博物馆——西部赛马城——荔波小七孔——瑶山古寨——梦柳布依风情小镇

  寻春体验年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都匀秦汉影视城——茶博园——平塘天空之桥服务区——中国天眼——掌布风景区——罗甸大小井——红水河景区——惠水好花红村——咕噜云岭景区——长顺神泉谷景区——广顺州署

  探春寻年味精品旅游线路:福泉古城——洒金谷景区——瓮安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江界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贵定金海雪山——格鲁格桑贵州民俗大观园——龙里双龙小镇——龙里大草原

  

  线路特点及黔南民俗:

  都匀

  都匀,简称"匀"(布依族语的意思是“彩云之城”)。是贵州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地区出海重要交通枢纽,黔中经济区五大主要城市中心之一。都匀地区生活着布依族、水族、苗族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68.5%。有布依族、水族婚俗、饶家“呃嘣”,苗族祭天神等民俗文化。

  

  春节民俗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三都

  这里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北线以自然风光为主,有都柳江漂流、尧人山自然保护区。南线主要以民族风情为主,有水族村寨、水族端节、卯节情歌、民族工艺品三洞猫石守田等一些奇石异景。

  

  春节民俗:奔马贺新春 跑出新气象

  三都水族群众记忆中的年味,是赛马。这是三都的一种文化,每年都会开展赛马活动,也是一种民族自信的体现。水族是热爱赛马的民族,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每逢水族端节,都会举行精彩的赛马活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族群众会在春节期间举行赛马比赛贺新春。

  平塘

  中华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有一半在平塘争奇斗艳。境内生活着24个民族的群众,其中布依族、毛南族、苗族是人口较多的三个少数民族。塘边、克度一带的布依风情有"六月六"歌节、"八大行"演奏、粑棒舞、织布舞和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民间"绝技绝活"表演;新塘、大塘一带的苗族风情有"芦笙舞"、"赶月"等;卡蒲、者密一带的毛南族风情有"火把节"、欢乐逗趣的"猴鼓舞"、"地鼓牛" 等表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舞蹈。耍水龙等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更是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布依族春节民俗

  布依族拥有“了年”(正月最后一天)、三月三(地蚕会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盘古)、吃新节等节日。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六月六吃"煮鸡"等,大都与民族传说和乡风教育有关。

  

  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必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一唱出,表现出他们的心智和才华。

  荔波

  荔波地处贵州广西两省区的交界处,地形聚集了贵州高原和广西丘陵的综合优势,既有高山,也有丘陵,属于喀斯特地形地貌。境内河流均属龙江水系归珠江流域。全县较大的河流水系有:打狗河水系(包括樟江干流和方村河支流)、三岔河水系和甲料河水系。主要民族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

  

  瑶族春节民俗

  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也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有白裤瑶猴鼓舞、瑶族民间陀螺等民俗文化。几声枪鸣,一曲铜鼓奏乐,一杯醇香糯米酒,这个春节,来荔波瑶山古寨开启游玩之旅。

  


原文链接:https://whhly.guizhou.gov.cn/xwzx/szdt/202402/t20240220_838255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