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资讯 > 正文

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时间:2024-03-23 01:46:45 来源:  作者:  点击:

   3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分别为: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河南永城王庄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京大学联合开展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郎溪磨盘山遗址成功入选。

   磨盘山遗址坐落于皖南最大的湖泊——南漪湖的东岸,北侧的郎川河沟通着长江水系和环太湖水系,使得该遗址正处于重要的地理节点上,以往这一地区并未做过深入的工作,遗址的发掘填补了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研究的地域空白。遗址保存较好,现存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是皖东南地区的一处中心聚落。

   该遗址于1970年因开掘新郎川河而发现,2015、2016和2023年南京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三次发掘。三次发掘均选择在西侧的遗址核心区进行,发掘面积共1640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前后延续的文化堆积,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文化演进研究的典型范例。最重要的发现是马家浜文化晚期至崧泽文化时期的土台墓地,共清理这一时期的墓葬330座,其中崧泽文化时期321座,墓葬数量和密度在同类遗址中非常少见,成为文化演进、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分工和等级分化研究的重要材料。

   出土遗物非常丰富,多数器形都可与周边地区进行对比研究。遗物中自始至终网坠比例都很高,结合采集和浮选的大量水生动植物,少量的陆上动植物遗存,说明了生计方式渔业经济占了很大的比重。磨盘山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还可成为探讨崧泽文化圈和良渚文化形成的重要参考。

  图片1.png

  磨盘山遗址位置及环境

  图片2.png

  遗址出土马家浜文化玉璜

  图片3.png

  崧泽文化墓地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wlyw/805843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