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引资 > 正文

洞口:传承非遗技艺 感受文化魅力

  • 时间:2024-07-15 20:10:51 来源:  作者:  点击:

  7月14日,洞口县非遗文化体验综合馆正式开馆,该馆集中展示了洞口县范围内的各级非遗精品三百余件,为市民走近洞口非遗、了解洞口文化提供了平台。

  

  洞口县非遗文化体验综合馆坐落于县经开区文创大厦,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展陈面积600平方米。通过非遗木雕、非遗陶艺、非遗绘染、非遗剪纸四个主题厅多方位、多视角地演绎洞口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洞口木雕非遗传承人傅金林、傅立先父子对洞口木雕的创作方向进行新的探索,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很多精美的木雕作品,木雕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洞口木雕非遗传承人傅立先:“我们将持续开展更多活动,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增强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在下一代‘生根发芽’,在传承中绽放光彩。”

  洞口冷水窑陶艺有一千多年历史,堪称不熄的千年窑火,历史上相当昌盛,被誉为高沙古陶瓷之都,其生产的“麻蝈叫叫”远销海外,是附近县市几代人的记忆。

  洞口陶艺非遗传承人彭钰瑶:“现在,我们将非遗陶艺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智慧、激发灵感,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让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洞口非遗绘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最早产生于汉代时期,距今已有约两千余年的历史;洞口非遗剪纸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剪纸作品比赛,荣获多项奖励,作品流传于比利时、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洞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不断推动洞口县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洞口县非遗保护名录共72项。其中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1项(棕包脑);省级7项(洞口木雕、洞口墨晶石雕、罗溪熬茶习俗、戏剧头盔制作技艺、瑶族木偶戏、锣鼓十样景、高沙土陶);市级10项(洞口断节龙灯、祠堂泥雕、袁氏风湿医技、古楼龙凤茶、洞口傩舞、独龙针法、洞口绘染技艺、神仙豆腐制作技艺、过老鼠年、瑶家山歌)。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sxxw/202407/t20240715_333557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