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8月26日,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博博会”)在青城呼和浩特落下帷幕。本次“博博会”的主题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教研并重 数实融会”,“教育”“研究”“数字化”成为关键词。这是首次在边疆民族地区举办的“博博会”,更加关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积极力量。
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幕
学术盛会聚焦热点前沿
作为博物馆领域高水平学术盛会,“博博会”以多场学术活动聚集了众多文博行业的专家学者,共话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路径。
其中,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陶少艺以《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从文物研究成果、陈列展览展示、社教活动宣讲、文创跨界融合等方面,分享广西民族博物馆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实践与探索。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陶少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
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黄诗莉出席了“志愿服务管理风险防范学术研讨会”。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后将加强理论和路径研究,持续夯实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专业基础。
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黄诗莉接受媒体采访
成果展示彰显民博新风采
在广西博物馆协会的组织带领下,广西民族博物馆积极参加广西展区“壮美广西 多彩共融”主题展示,展现该馆在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以及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博博会”广西展区现场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图片展,作为广西展区的重点展示项目亮相“博博会”。展览以“四个共同”为策展思路,通过讲述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挖掘相关文物蕴藏的价值和内涵,生动展现广西在历史上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共同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图片展
现场还展示了契合展览主题的“三鱼共首”和“龙凤福·石榴花”系列文创产品,以及“广西十二世居民族卡通形象”娃娃摆件、“花背带”系列双肩背包等30余款、近三百件文创产品,涵盖卫衣、飞盘、丝巾、保温杯等品类,集中展示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的成果。
广西民族博物馆文创产品深受观众喜爱
集章活动吸引众多观众前来打卡
铜鼓是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入交融的历史物证。在展区互动体验区,广西民族博物馆精品体验项目“铜鼓拓印”备受欢迎。现场观众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通过拓印的方式,近距离感受浓郁古朴的铜鼓纹饰之美。
观众体验“铜鼓拓印”
公众活动赋能美好生活
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文博盛宴,本届“博博会”推出近40场“博物馆真奇妙”少年儿童教研活动,广西民族博物馆品牌研学活动“穿越时空的鼓声——纸艺铜鼓制作”成功入选。活动通过趣味知识视频、《穿越时空的铜鼓》立体绘本等体验环节,带领孩子们开启铜鼓文化之旅,了解铜鼓这一具有丰富民族历史内涵的文物。
教研活动现场
广西民族博物馆社教活动获得“最佳教育活动展示案例”
本次“博博会”全面展示了党的二十大以来文博行业的新技术、新创意、新成果,接下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将持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充分挖掘博物馆藏品资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策划推出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精品陈列和教育活动,研发系列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创产品,打造更多有内涵、有品质的民族文化品牌,讲好广西故事、中国故事。
文件下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