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信息 > 正文

接待观众超74万人次!广西博物馆交出亮眼暑期成绩单

  • 时间:2024-09-18 21:26: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时节转序呈风采,暑气渐消秋梦来。“火热”的暑期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季节里,广西博物馆迎来了超过74万观众,他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文化的热爱,一同踏上了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人潮如织,参观量创新高

  2024年7月1日至9月1日,整个暑期广西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41779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75.18%,达到去年全年观众量的二分之一,是该馆自2022年11月29日完成改扩建重新开馆以来参观人数最多的暑期。其中,8月11日单日参观量达到了21528人次,成为这个暑期最“火热”的一天。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公众对博物馆的浓厚兴趣与热爱,也彰显了广西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使命。

  为了满足更多观众的参观需求,广西博物馆还在这个暑期增设了夜场观展服务,以满足那些白天无法前来、但对展览充满期待的观众。在热闹的参观游览中,广西博物馆“瓯骆书房”成为了许多观众的心灵栖息地。书房里环境优雅、氛围宁静,是观众们沉浸于书海、享受静谧阅读时光的好去处。整个暑期,“瓯骆书房”共接待观众超52000人次。

  

  观众正在聆听讲解员的讲解

  精彩展览,共赴文化盛宴

  在长达两个月的假期里,广西博物馆为观众献上了12个展览。除之前在展的“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等7个展览外,暑期前,广西博物馆还特别开启了“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烽火南疆——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师心笃行 艺承中西——罗宝珊作品展”“运河气息——平陆运河影像作品展”等4个展览,并在8月下旬推出了“团结之花——广西民族题材当代美术作品展”。这12个展览涵盖了历史、艺术、民族等多个领域,让每一位踏入博物馆的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共鸣。

  此外,广西博物馆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发布推文、视频和直播等形式,将展览的精彩内容带给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整个暑假期间,广西博物馆共发布了62条微信公众号推文、85条微博推文、10条富有创意的视频,并成功举办了2场生动的直播活动。这些数字传播的努力不仅扩大了展览的影响力,也让更多人在线上享受到广西博物馆的暑期文化盛宴。

  

  观众正在参观“团结之花——广西民族题材当代美术作品展”

  社教活动,传递知识之光

  为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展览内容,广西博物馆在这个暑期共提供了811场讲解服务。其中,“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和“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两大展览尤为受欢迎,分别开展了108场和162场免费定时讲解,为访客们答疑解惑,点亮他们心中的知识之光。

  暑假期间,广西博物馆围绕馆内基本陈列所呈现的历史文化、海丝文化、红色文化,开展了“瓯骆学堂”系列公益研学课程;结合“国宝沉浮”特展着重体现的回流文物回归历程、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开展了学生群体研学答题、艺术创作项目展示、“文化遗产周周学”特展主题课程、“感回归之幸 读国宝沉浮”研学课等社教活动。除整合本馆资源外,还积极与社会机构、本地高校、兄弟场馆合作,为不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共124场次。

  

  同学们正在参加“感回归之幸 读国宝沉浮”特展公益研学课

  

  参加“国宝沉浮”特展戏剧研学营的同学正在进行成果展示

  

  同学们正在参加“瓯骆学堂: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研学课

  文创热销,延伸文化魅力

  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备受公众喜爱。暑期,广西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销售火爆,销售总数达到了157987件,其中最热销的产品前三名是羽纹铜凤灯手绘明信片、十二兽首明信片与十二兽首笔记本。这些承载着博物馆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既让观众得以把文化带回家,还让文化的魅力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得到无限延伸。

  

  文创销售现场

  

  羽纹铜凤灯手绘明信片

  学术讲座,增设直播环节

  除展览和社教活动外,广西博物馆还举办了多场“瓯骆讲堂”学术讲座。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骆如菲副研究员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吴毅强副研究员分别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为观众们带来了学术的启迪和思想的碰撞。其中,在吴毅强副研究员主讲的《商周青铜器概览》学术讲座中,特别增设了网络直播环节,以满足更多观众的聆听需求。这些讲座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专业的学术知识,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还进一步提升了展览的学术价值。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吴毅强副研究员主讲《瓯骆讲堂:商周青铜器概览》

  志愿服务,在奉献中闪光

  暑假期间,“小桂花”志愿者团队成为了广西博物馆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团队内的社会志愿者、短期项目志愿者共提供了志愿服务5091小时,为社会公众公益讲解301场次。经过培训、考核、上岗服务,共有近90名青年学生顺利完成2024年度暑假短期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在博物馆里完成讲解、咨询引导等岗位的志愿服务,不仅成为了博物馆应对暑期“大客流”的强劲助力,更使自身得到有效锻炼,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璀璨光芒。

  

  志愿者正在为观众提供咨询引导服务

  

  志愿者正在讲解“国宝沉浮”特展

  

  志愿者正在协助开展手工活动

  优化体验,细节彰显担当

  面对暑期的高温挑战,广西博物馆迅速行动,在馆外排队区域增设了遮阳凉棚和室外风机,为观众提供凉爽舒适的等待环境。在假日高峰时段,增设秩序岗与保洁岗,确保每位观众都能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文化之旅。为了确保观众的安全,广西博物馆与新城派出所及南宁市交警二大队紧密合作,每日安排警力现场值守,为观众的安全保驾护航。持续改进服务,主动将工作置于观众监督之下,通过意见本、电话热线及12345平台等多种渠道收集观众反馈,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力求让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广西博物馆在馆外排队区域增设了遮阳凉棚和室外风机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1898608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