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展会 > 正文

“海南稽古 南海钩沉——海南考古七十年”展览开幕 三大部分呈现海南考古70年历程

  • 时间:2021-03-05 17:32:41 来源:  作者:  点击:

  

  

  12月22日上午,“海南稽古南海钩沉——海南考古七十年”展览在省博物馆开幕。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二级巡视员葛云峰出席并宣布开幕。省博物馆、省民族博物馆、省文物局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二级巡视员葛云峰出席现场并宣布开幕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300多件,通过三个部分:海南历年考古工作、海南田野考古以及南海水下考古,采取线下展览和线上直播的方式,全方位为观众呈现海南考古70年历程。

  省博物馆馆长在开幕式上介绍了海南自古以来的历史史记和考古历程。据介绍,海南保留了相当丰富的自然生态与完整的文化业态,岛上陆地田野考古与海上水下考古大有可为,海南不仅有南岛语族等国际性研究课题,还有“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香料之路”等热门研究课题。当下,又值海南自贸港崛起,海南之田野考古与南海之水下考古愈发备受关注,至此,海南自然而然就成为热门考古地带。

  

  “海南稽古南海钩沉——海南考古七十年”展览在省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旨在梳理海南考古的发展历程,带领广大观众从遗址、文物背后的故事去解读海南历史。展览即日起至2021年3月20日在省博物馆历史馆二楼5号展厅展出,市民游客可拨打电话0898-65238891提前预约参观。

  

  现场展示的文物

  

  市民观展

  附:“海南稽古南海钩沉——海南考古七十年”三部分内容介绍

  第一篇章:海南历年考古工作

  由于所处地理区位的特殊性,海南考古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一直占有独特的地位,三十年来,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使海南考古不断成为中国考古界学界和公众关注的话题。

  海南历年考古工作分为两部分:解放初-建省前海南行政区的考古工作及建省后海南考古工作,囊括海南解放以来的考古历程。

  第二篇章:海南田野考古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屿,陆地面积约3.39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岛。本岛位于中国华南、西南陆地与海洋的接合部,北接雷州半岛,东望台湾岛,四面环海,有黎、苗、汉、回多民族在此世代聚居。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海南文化内涵中既有海洋性因素,又具备陆地性因素。海南考古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海南田野考古涵盖: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汉代考古、隋唐-宋元考古、明清考古五个时代的海南田野考古工作。如昌江信冲洞古生物化石点、三亚落笔洞洞穴遗址、陵水县桥山遗址、陵水县福湾、军屯坡瓮棺墓群、甘泉岛唐宋遗址、儋州市峨蔓盐田等,并展出一批珍贵的出土文物

  第三篇章:南海水下考古

  南海地处中国大陆之南,海域面积十分辽阔,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天然的海上走廊,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的重要大通道,构筑起一条旧大陆各国人民文化物质交流的友好通途。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经营南海及南海诸岛,在长期的海上通商贸易及生产、生活活动中,南海海域遗留下大量的中国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特色,也体现出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底蕴的重要象征。

  南海水下考古分为岛屿考古调查、水下考古调查两大部分,主要介绍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考古调查与发现,并展出多件“华光礁Ⅰ号”沉船、珊瑚岛Ⅰ号沉船等遗址的出水文物。

  

  

  (编辑: 符月娇)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ywdt_55370/whhz/202012/t20201228_2910250.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