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引资 > 正文

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 永州持续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系列活动

  • 时间:2024-12-23 20:36:38 来源:  作者:  点击:

  2024年,永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未成年人,逐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持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化技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朝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从了解非遗到走进非遗,再到传承非遗,“非遗”项目进校园系列活动取得了实效。

  永州市健全非遗进校园的工作机制,一是制定了《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二是完善资金保障。近年来,我市各级财政投入资金700多万元保障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按照2024年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精神,适当增加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3000元提升至5000元;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市县区政府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三是建立非遗进校园日常机制。全市各级非遗中心精心组织《江永女书习俗》《祁阳小调》《祁剧》《东安武术》《零陵花鼓戏》等70多个项目与1200多所学校建立了合作机制。其中,祁阳市从2021年2月起至2024年每年举办祁阳小调师资培训班,并在明德小学、哈弗中学、浯溪二中、文昌中学等10所学校进行“祁阳小调进课堂”试点教学,免费发放了《非遗进校园音乐作品集》。

  

  江永盘王武术进校园

  同时,永州市着力壮大非遗进校园人才队伍,通过非遗传人传帮带,已经建立了涉及70多个非遗项目,130多名非遗传人及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的12支非遗进校园队伍。今年以来,永州市12支非遗队伍深入近300所幼儿园、中小学和高校开展了400多场非遗进校园展示展演活动,全市城乡校园300余万人次受益,极大地丰富了校园课外活动。

  此外,永州市以特色非遗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江永县每年指导女书习俗、盘王武术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今年开展活动80余次。新田县组织瑶族刺绣传人赵小妹在门楼下瑶族乡学校带徒传艺。东安县明德学校,利用传统节日开展青花剪纸主题活动,如春节剪窗花、端午节剪龙舟等。学生创作的剪纸作品用于装饰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在启德学校,扎染社团开展扎染作品创作活动,通过举办扎染作品展览,学生设计制作扎染服装、饰品等,展示学生的创意和成果。在江东文武学校,承办永州市第五届武术大赛和全国武林大会,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零陵通过开设非遗课和搭建实践平台,湘南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文林老师在湖南科技学院建筑学院设立工作室,直接指导古建技艺实践。零陵渔鼓传承人蒋文军等老师在冷水滩银象小学指导编排渔鼓节目《防性侵》,零陵渔鼓传承人王开莺老师在湖南科技学院指导排练渔鼓节目《欸乃一声山水绿》,获大学生艺术节金奖。永州九疑琴社举办的“小小传承人”古琴雅集活动在萍洲书院举行。琴社的老师同学、家长朋友们以及湘科院的学生志愿者共四十余人参与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九疑琴派第四代传承人欧阳平彪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九疑琴史,了解九疑派古琴的发展历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九疑琴曲的苍劲坚实、清丽脱俗。

  永州市将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工作,与教育部门加强合作,引导更多未成年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学”;锻炼了学生在行动能力上的协调性,即“行”,以更积极健康的状态投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sxxw/202412/t20241218_335291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资讯网 zix.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